这是1939年,李政道母亲张明璋与她所生的五男一女六个孩子的合影,排行第三的李政

微笑着前行 2025-10-28 00:45:38

这是1939年,李政道母亲张明璋与她所生的五男一女六个孩子的合影,排行第三的李政道为左一少年。李政道的兄弟们和妹妹的命运又如何呢? 大哥李宏道:李宏道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商科,曾管理自家在上海的一个工厂。1955年公私合营后,他成为厂里技术人员,结婚生有一女。李政道夫妇后来资助侄女出国留学。 二哥李崇道:李政道和这个哥哥感情最好。李崇道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1947年被分配到台湾农复会工作。他的同学和同事梁铮卿是中共地下党员,李崇道曾经保护过他。梁被处决后,李崇道一家被关押,后来顶头上司、国民党元老蒋梦麟出面说话,才得以释放。 李崇道经此劫难后,并未放弃专业领域的深耕。他凭借扎实的农学知识,在台湾农复会专注于作物改良研究,主持过水稻抗病品种培育项目,因技术成果显著,1960年被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虽与李政道同在美国,两人却因分别身处东海岸与中西部,每年仅能在学术会议期间短暂相聚,这段经历也让兄弟俩更珍惜彼此的联系。学成返台后,李崇道升任农复会技正,直至1980年代退休,始终坚守农业技术推广一线,晚年还牵头编撰了《台湾农业发展史料》,留存了大量珍贵的行业记录。 四弟李达道是兄弟中唯一投身军旅的人。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时,毅然中断学业加入青年军,被编入207师赴西南战场参与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他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一期学习,1949年随部队退守台湾,后在陆军总部担任参谋职务。因性格耿直,不擅官场应酬,李达道始终未获高位,1970年代以中校军衔退役,此后在台北经营一家小型书店,晚年常通过书信与大陆的兄长交流,直至1995年病逝,终身未提及军旅生涯中的具体经历。 五弟李学道的人生轨迹则与教育领域紧密相连。他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数学系,1948年留校担任助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随校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因受家庭成分影响,他早年未能参与重要科研项目,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基础数学教学,编写的《高等代数习题详解》成为1960年代华东地区高校的常用教辅资料。虽与李政道的学术成就相差甚远,但李学道在教育岗位上坚守四十余年,培养出数百名数学教师,退休后仍义务为社区学生辅导功课,这份对教育的执着,与兄长对科学的追求形成了别样的呼应。 家中唯一的女孩,也就是李政道的妹妹李雅芸,命运更为曲折。她中学时期就读于上海中西女中,擅长钢琴与绘画,本计划赴法国留学攻读艺术,却因1949年后局势变化搁置计划。1951年,她嫁给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教授周铭,婚后随丈夫赴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援东北建设,在该校附属中学担任音乐教师。特殊时期,因丈夫曾有海外交流经历,两人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李雅芸的钢琴被没收,艺术梦想彻底破碎。直至1978年平反后,她才重返讲台,晚年整理出自己早年的绘画手稿,装订成《雅芸画集》赠予兄弟姐妹,以此留存青春记忆。 从这六个子女的命运中,能清晰看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烙印。大哥李宏道经历公私合营,见证了民族工业的转型;二哥李崇道因政治风波身陷囹圄,折射出特殊年代的人性抉择;四弟李达道的军旅生涯,关联着抗战与两岸分治的历史;五弟李学道的教育坚守,映射出知识分子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妹妹李雅芸的艺术梦碎,则是无数普通人被时代裹挟的缩影。而李政道作为其中最知名的一位,虽身处海外,却始终通过资助侄女、维系亲情等方式,与家族命运紧密相连。 这张1939年的合影,定格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瞬间,更是一代中国人在动荡岁月中各自求索的起点。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真实的生活轨迹,诠释了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的坚韧与担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5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