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内蒙古,男子和4个朋友在酒吧喝酒,喝上头后,他看老板娘长得漂亮,就凑近对着她动手动脚,老板娘反应过来后大声斥责男子,却遭到男子殴打,另外2名男顾客看不下去了,上来将男子拉开,男子4个朋友却误以为2人是在挑衅,他们冲上来就对着2人和老板娘一顿打,还把酒吧桌椅酒水砸的满地都是,结局出乎意料。 刘女士,长得干净利落,个子不高,平时在自己开的酒吧里忙上忙下,谁来喝酒都笑着打招呼,熟客都夸她人好、做生意实在。 酒吧不大,灯光昏黄,放着轻音乐,那天晚上生意挺好,几张桌子都坐满了。 齐某带着四个朋友进了酒吧,一边喝白酒一边拍桌吹牛,几轮下去,脸都红了、话也多了。 吧台后的刘女士正低头调酒,动作熟练,就在这时,一个男人晃晃悠悠地凑过来,身上全是酒味,脸有点红。 齐某喝多了,眼神直往刘女士身上飘,凑过去时竟伸手去碰人。 刘女士吓得赶紧躲开,皱着眉骂道:“你干啥呢?喝多了也别乱来!” 这话当场让齐某挂不住脸,几个哥们都在看着,他心里火蹿上来,觉得自己被一个女人当众“打脸”,酒劲一上头,抡起拳头就往刘女士脸上打。 刘女士一声惊叫,整间酒吧的人都愣了。 这时,离得近的顾客顾某和吕某立刻冲过去,一边拽齐某,一边吼:“你干嘛打女人?有病啊!” 本想劝一劝就完事,没想到齐某那几个喝高的朋友马上冲了过来,完全不问青红皂白,抄起酒瓶子就喊:“敢动我兄弟?找事是不是!” 几秒钟的工夫,五个人就对着顾某、吕某和刘女士一顿乱打。 桌椅被掀翻,瓶子都砸在地上,酒水、玻璃渣、喊叫声混成一片。 有人吓得钻到桌子底下,有人拿手机报警。 等警察赶来时,地上全是碎瓶子和摔坏的凳子。 刘女士的脸被打肿了一边,胳膊也有伤,顾某嘴角开裂流着血,吕某衣服被扯得像抹布一样。 酒吧的设备、酒水损失加起来得好几万。 齐某几人这时酒劲下去了,看见场面不对,想溜,被几位顾客拦了下来。 民警到现场后,先调了监控。 画面里,齐某动手动脚、先打人,全拍得一清二楚。 齐某还想狡辩:“我喝多了,不记得了。” 民警冷冷一句:“醉酒不是挡箭牌,违法就是违法。” 随后,派出所把几人带回去调查,又请来调解中心。 几个人听到“留案底”这仨字,脸都白了,立刻低头认错。 刘女士那边也为难,店修要钱,看病也得花钱。 光让他们被拘留,损失还是没人赔。 调解员劝她走民事调解,既能出气,也能尽快拿到赔偿,刘女士想了想,同意了。 最后,齐某几个人当着刘女士、顾某和吕某的面,一齐鞠了躬,嘴里不停地说“对不起”。 他们一次性掏了15万元,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修店的钱,分文不少。 签完协议,齐某整个人都蔫了,再也没了当初的嚣张劲。 这事后来传到网上,评论区一片叫好。 有人说:“15万买教训,花得值!”也有人问拉架的会不会被算成互殴。 刘女士修好了酒吧,又请顾某和吕某喝酒道谢。 说到底,喝酒能放松,但喝完就乱来、打人,那就不是酒的错,是人没数。 醉酒不是护身符,打人砸店更不是“兄弟义气”。 这5个人花15万赔偿,就是为自己那一晚的冲动买单。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