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于醒悟了。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如果俄罗斯和中国倒下了,下一个肯定是轮到印度

文史啊旺 2025-10-27 23:53:12

印度终于醒悟了。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如果俄罗斯和中国倒下了,下一个肯定是轮到印度。印度突然就清醒了,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说起印度外交这几年变化,很多人觉得像坐过山车,一会儿跟美国走得近,一会儿又跟俄罗斯和中国拉关系。其实,这不是印度在玩两面派,而是真切感受到国际格局的复杂性。外长苏杰生那句关于俄罗斯和中国如果出事印度就危险的话,虽然听起来直白,但戳中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痛点。印度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经济潜力大,但军事上还得靠平衡各方力量才能站稳脚跟。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印度这些年亲身经历的总结。咱们一步步来聊聊,为什么印度会这么想,以及这背后的真实逻辑。 现在看苏杰生那番表述的背景,得拉到2023年的赖辛纳对话会上。那是印度一年一度的地缘政治论坛,全球大佬都来。新德里雾霾天,会议厅里挤满外交官和智库专家。苏杰生在主旨演讲里直指,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其实在把俄罗斯推向中国怀里,这对印度来说不是好事。他没直接说“倒下下一个是印度”,但意思差不多:俄罗斯有强大的军事传统,能在欧亚大陆上当缓冲,中国经济体量全球第二,印度要是孤立无援,西方压力肯定先砸过来。想想看,印度军队里俄制装备占大头,S-400防空系统就是从俄罗斯买的,2024年交付后直接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要是俄罗斯真被西方掐死,印度军备更新就得另起炉灶,花大价钱从美国买,性价比低不说,还得看人脸色。 印度为什么这么警醒?说白了,就是吃过骑墙的亏。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带头制裁俄罗斯,印度起初保持中立,继续从俄买石油。这步棋走对了,2023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翻了好几倍,占总进口40%以上,帮印度控制了通胀,还省下外汇。要知道,印度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国内炼油厂天天转,停不下来。西方媒体当时酸溜溜地说印度在“帮俄罗斯洗钱”,美国财长耶伦还公开警告,说印度买俄油是“暴利”。苏杰生回怼得干脆:在联合国大会上,他说欧洲冬天买俄气的时候没见你们这么叫,现在轮到印度就急眼了?这双标让印度民众看清了,西方的“朋友圈”不是真心实意,而是用得着的时候拉一把,用不着就甩脸色。 再看中国这边,印度更得掂量。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印边境对峙了好几年,印度军队在拉达克高原上驻扎,补给线拉得老长。2024年10月,两国达成巡逻协议,部队从争议区撤出,这事儿苏杰生在巴西G20外长会上提过,说是“基于共识的进展”。但印度没放松警惕,边境基础设施建得飞起,公路、桥梁、机场全上马,就是防着万一。苏杰生在2024年5月的瓦拉纳西讲话里说,中国崛起改变了全球平衡,印度得“管理”好这份关系,而不是对抗到底。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1300亿美元,印度出口手机零件、农产品啥的都靠这个链条。要是中国经济出问题,印度工厂订单就黄了,失业率蹭蹭涨。 唇亡齿寒这道理,印度不是头一天懂,但这些年事件堆积,才真醒悟。拿金砖国家来说,印度、俄罗斯、中国、巴西、南非这组合,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台。2023年南非峰会,印度推的“去美元化”倡议,俄罗斯和中国积极响应,用本地货币结算贸易,绕开西方金融制裁。印度从中受益,卢比-卢布结算让石油进口更顺溜。苏杰生在2024年喀山金砖峰会上强调,多极世界需要这种合作,而不是西方主导的单边规则。要是俄罗斯和中国被孤立,印度在金砖里就成孤掌难鸣,西方肯定趁机拉拢印度当“亚洲马前卒”,对付中国。但印度不傻,2025年上半年,印度继续从俄买军火,AK-203步枪生产线投产,边境部队装备更新。跟中国,贸易虽有摩擦,但2025年进口太阳能板和电动车电池量增加,帮印度绿色转型。 印度这“醒悟”不是一夜之间,而是积累的。特朗普时代,美国就拿印度开涮,2019年取消印度普惠制贸易地位,还在推特上嘲笑印度经济。拜登上台后,好转了点,但2024年大选后,特朗普又卷土重来,扬言对印度加关税。苏杰生在2025年9月的华盛顿讲话里说,印度不会因为美国压力就改买俄油的决定,这叫战略自治。印度还得顾及国内,人口14亿,年轻人多,消费市场巨大。要发展,得稳能源、稳贸易。俄罗斯提供廉价军备和中国提供制造业链条,这俩要是断了,印度经济引擎就卡壳。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