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好这个小方法,仅四味药煮水喝,对慢阻肺咳喘改善又快又好 大家好,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呼吸科中医王伟,不管您的慢阻肺病史有多长时间,症状有多严重,都请不要过于焦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调理慢阻肺的好方法,建议正在受慢阻肺困扰的朋友认真多看几遍,点个小红心收藏起来,错过的话可能会后悔。我从事肺部疾病中医临床诊疗工作40 多年,各种程度的慢阻肺症状都接触过,比如长期咳嗽、咳痰黏稠、胸闷气短、活动后喘憋、咽干口燥、易感冒等问题。这些症状大多与肺脾两虚、痰浊阻肺或长期吸烟、外感邪气有关。 前两年我遇到一位 65 岁的李大爷,他患慢阻肺已经 5 年了,平时总咳嗽,吐白黏痰,稍微动一动就胸闷气喘,爬一层楼都得歇两次,晚上睡觉也常因气短憋醒,家里人带着他跑了不少地方,效果都不太理想,李大爷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甚至不想再坚持调理了。 出诊时,我仔细给李大爷辨证,发现他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细滑无力,结合他平时总觉得乏力气短、食欲差的情况,判断他属于典型的肺脾两虚、痰浊阻肺证。脾虚生湿成痰,肺气虚则呼吸无力,痰浊阻塞气道,才出现了咳嗽、咳痰、气喘这些症状。针对他的情况,我就用到了这个小方子,不过根据他的体质做了加减调整,在紫菀、黄芪、茯苓、桔梗这 4 味药的基础上,又加了少量百合帮他养阴润肺,加了苏子缓解气喘。而黄芪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补肺益气的经典药材;桔梗在《神农本草经》中提及 “主胸胁痛如刀刺”,能宣肺通窍、祛痰排脓,尤其适合气道淤堵问题;紫菀在《本草纲目》中以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著称,是调理肺燥咳嗽的要药;茯苓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能健脾祛湿,从源头减少痰湿生成。 我让他每天把这些药煮水代茶饮,早晚各一次,同时嘱咐他平时可以适当做些轻柔的呼吸锻炼,比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饮食上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多吃点健脾润肺的山药、南瓜等食材。刚开始喝了一周,李大爷就说咳嗽减轻了一些,痰变稀了,晚上能睡安稳点了;喝到一个月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胸闷气喘的症状轻了,能在家人陪伴下慢慢走 10 分钟;坚持喝了 3 个月,他已经能自己下楼散步,咳嗽咳痰的次数少了大半,喘憋的情况基本消失,整个人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这个方子之所以对肺脾两虚、痰浊阻肺引起的慢阻肺、咳嗽、气喘有效,是因为黄芪能补肺益气,让呼吸有动力;紫菀、桔梗化痰通肺,打通阻塞的气道;茯苓健脾祛湿,减少新痰生成,做到标本兼治。 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之所以没给大家标注具体用量,也会根据李大爷的情况加减药物,就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症状轻重都不一样,用药也得因人而异。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也在受慢阻肺困扰,想尝试这个方法,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加减后再服用,切勿自行抓药使用,只有对症调理才能更好地帮助身体恢复。你记住了吗?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