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人谁家没有50万!平均家庭资产都300万,”2022年,中国经济学

幕沧小澜 2025-10-27 16:21:16

[太阳]“中国人谁家没有50万!平均家庭资产都300万,”2022年,中国经济学家陈浩,直言不讳的表示中国其实没那么穷,几乎人人手里都有至少50万的。 原来,所谓的“资产三百万”,主要靠房子撑起来。很多人在大城市有房,但那房子不是现金,卖了才算流动资金。 外表上看,这数字挺唬人,可真到了要用钱的时候,手头能随便拿出五十万的人,并没有想的那么多。 平均值这个数字听着舒服,可是被极少数财富的人拉高之后,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就成了“被平均”的背景板。中国家庭的财富差距,就像楼梯一样清楚,塔尖的风景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的。 我们再看现实中的普通生活,五十万在专家嘴里好像随处可见,但对许多家庭来说,那是压箱底的钱,是几十年辛苦攒出来的积蓄。 像卖菜的摊主,早上天没亮就要出门进货,一年下来,存钱得精打细算。小区保洁员,一个月三四千块工资,扣掉各种开销后,攒个五万都难,更别说五十万了。 很多县城和乡村家庭,更是穷尽力气养家糊口,很难有余钱存下。别说五十万,十万块都是得省着用的救命钱。 现实就是,有的人家能轻松买房买车,有的人家一辈子也存不下什么钱,和专家想得完全不是一回事。 假如真信了“家家有五十万”,政府少给点补贴、收紧社保,那些本就过得困难的家庭,再遇上点风浪,日子只能更难过。政策脱离民众生活,老百姓压根指望不上“平均值”那一套给他们带来实在的帮助。 更别说普通人听到这种话,心里怎么会没波澜。有人刷到新闻,低头看看自己辛苦攒的那点存款,再想想专家说的“五十万起步”,根本找不到共鸣。别人家轻描淡写过得体面,自己的生活却是紧衣缩食。 有人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落后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专家说的话把多少真实的拼搏和辛苦都磨平了,留下的只是数据云里雾里的幻觉。 陈浩之所以敢这样说,八成是因为他身边赚大钱的例子太多,在高收入人群扎堆的环境里,谁手里没几个“零”,是常态。 但现实的底色一直都摆在那里。大部分普通家庭的五十万,是关系着住房、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保障,是应急的钱,而不是随便就能拿出来添个新投资的闲钱。 过去,老师傅和学者下乡调研,是因为真到了老百姓身边,才能看见小日子过得怎么样,说的话才有分量。 可现在,一些研究只看数据不看人情冷暖,结论上天入地,却没落到地上。其实,社会最需要的,是让每一个人、每个家庭的声音都能有机会被听到。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