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最新的谈判消息出来了。 26号商务部谈判代表团对外发布消息称,中美经贸团队就双方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还有交流。双方讨论了很多的议题,比如说双方最关注的出口管制议题,还有对等关税进一步延长暂停期的问题,以及芬太尼关税以及芬太尼禁毒合作的问题,也包括了美国301船舶收费制裁相关措施的问题。这些议题中美双方都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当然了,美方表达的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的利益是坚定的。经过一天多非常紧张的讨论,中美双方就上述这些议题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下一步双方将各自履行内部的报批程序。 这次谈判的成果可以说是既有进展,但也存隐忧。从消息中可以看出,双方在多个棘手的议题上都没有完全达成一致,很明显,立场的分歧仍然存在,合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出口管制、本质上是一场博弈,而对等关税延长暂停期则成了双方都不得不重新审慎评估的内容。 特别是芬太尼问题,这不仅是中美之间的经贸议题,还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国际责任。芬太尼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影响严重,而中美合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乎全球禁毒工作的走势。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合作不会纯粹是基于全球义务,背后是复杂的利益权衡。无论是对附加关税的分歧还是禁毒合作方式,都透露出双方立场上的博弈。 至于另一个重要的议题,美国提出的301船舶收费制裁措施也相当棘手。近年来,围绕全球贸易供应链,国际社会频繁摩擦,而船舶运输又是关键的一环,任何制裁都会直接影响全球贸易的效率和成本。中方显然不会轻易屈服,而美方的强硬态度也使得这一话题成为谈判桌上的难题之一。 引人注意的是,稀土问题并未在此次谈判中提及。这意味深长,显然,在稀土资源这一核心的战略问题上,中方与美方已然进入了难以妥协的阶段。通过官方通告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议题已经陷入僵局,双方甚至无法维持最基本的“建设性讨论”氛围,而这应该是上述五个议题之外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稀土作为关键的战略资源,关系着多重行业的发展,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供给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美国希望减少自身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而中方则努力维护稀土作为重要棋子的战略地位。这种局势也让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上,坚持己见。 谈判虽然没有完全崩盘,但双方显然都步步为营,难有大的让步。在这种僵持状态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轮谈判甚至一些暗地里的博弈。双方谈成的议题有限,这代表后续还有大量工作。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逐步推进的拉锯状态。 正如公告所述,得出的暂时成果还需走内部审批程序,这也可能造成变量。对于中国而言,国情决定了我们在部分议题上不会轻易妥协,尤其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时,只会更加坚定。而美国的立场也一如既往强硬,不排除后续会出现更多进展受掣肘的状况。 未来的中美谈判中,谁能在拉锯中占据上风,很大程度要看双方的经济需求和平衡能力。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谈判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可能伴随着更加复杂的局面,谈判桌上火药味或许会更加浓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