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我想将本周定义为“外松内紧的一周”。 ​最大的风险,是我们看不到地下暗流中

扬扬妈妈 2025-10-27 13:58:10

周一。我想将本周定义为“外松内紧的一周”。 ​最大的风险,是我们看不到地下暗流中正在发生的一切。 你早上进公司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周一特平静?前台小姑娘笑着递门禁卡,茶水间的咖啡机嗡嗡响,同事还凑过来聊周末看的电影——但你凑近看就会发现,部门经理的工位上,咖啡杯里的美式早凉透了,他手里攥着的文件夹边角都被捏皱,上面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钢笔墨水。你以为他在摸鱼?错了,刚才路过会议室的时候,我隐约听见里面在说“这批货必须周三到,不然客户要撤单”,声音压得特别低,连门缝都透着紧张。这就是所谓的“外松”,表面上该咋咋地,实际上核心团队早就绷紧了弦,这种藏着掖着的状态,最容易让人忽略真正的风险。你们公司有没有过这种情况?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有人已经在偷偷加班赶紧急活了? 就说上周我朋友那公司,周一早上老板还在全员大会上说“这周节奏放缓,大家注意休息”,结果下午技术部的人就被拉去封闭开发了。为啥?因为他们对接的平台突然改了接口规则,要是周五前改不好,整个项目就得停。你猜技术主管怎么说?他说“老板怕一说紧张,底下人慌了神,反而干不好活”。这话听着有道理,但问题是,行政部不知道啊!还按“放缓节奏”的计划订了周五的团建,直到周三才发现技术部根本没人能去——这就是暗流的麻烦,你以为是保护,其实是信息脱节,最后反而添乱。这里面藏着个专业说法叫“组织沉默效应”,就是明明有人察觉了风险,却因为没明说,其他人压根没准备,等问题冒头的时候,大家都手忙脚乱。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信息差”导致的乌龙? 更要命的是,有些暗流藏得太深,连当事人都未必能全看清。我邻居是做外贸的,上周一还跟我吐槽“这周订单少,能早点下班”,结果周三就提着行李箱去港口了——原来他周一晚上收到货代的消息,说他的集装箱在海关被扣了,理由是“申报信息存疑”。他怕家里人担心没说,自己偷偷联系报关行,直到实在搞不定才跟公司说。你想啊,要是他周一就跟公司同步情况,说不定法务部能早点介入,也不至于耽误三天。这种“一个人扛”的想法,其实是把小风险拖成大麻烦,毕竟谁也不是万能的,藏着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会在你没准备的时候炸锅。 还有个更离谱的例子,去年有个小电商公司,周一的时候员工还在正常打包发货,客服还在跟客户开玩笑“您的快递明天就能发”,结果周五就突然宣布“资金链断了,暂停运营”。后来才知道,周一那天老板已经跟最后一个投资人谈崩了,但他没跟任何人说,还在假装“一切正常”,就想再撑几天找新投资。这种“外松”就不是保护了,是欺骗!员工拿着微薄的工资,却连公司要倒了都不知道,最后不仅失业,还有半个月工资没拿到。这种把员工当“外人”的老板,就算以后再创业,也没人愿意跟着干。 其实“外松内紧”本身不是坏事,毕竟太紧张容易乱了阵脚,但关键是“紧”的部分不能全藏着。该让核心成员知道的风险,得说清楚;需要配合的部门,得提前打招呼。要是总想着“先瞒着,等搞定了再说”,反而会让暗流越积越多,最后变成挡不住的洪水。毕竟风险这东西,你看不见它,不代表它不存在,越早发现,越容易解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