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表态“愿见金正恩”,朝鲜释出罕见信号,这回真能成了?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乘坐“空军一号”专机飞往亚洲,途中面对随行记者的提问,他清晰地表示,如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做好了接触的准备,想要跟他传递什么信息,自己愿意抽出时间与金正恩见面,认真听听朝方的想法。 这一表态距离两人上一次公开互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了,也让原本停滞不前的美朝高层沟通,突然透出了一丝新的可能性。而要弄明白这次表态的意义,得先回头看看美朝谈判的过往。 2018年的时候,双方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那是美朝领导人首次面对面坐下来谈,当时还达成了关于无核化和构建和平机制的初步共识,让不少人都对美朝关系改善抱有期待。 可好景不长,到了2019年的河内会晤,双方在具体怎么推进共识上没能谈拢,没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那之后,不仅高层会面没了下文,就连工作层面的接触也陷入了停滞,制裁和反制成了双方互动的主要方式。 而这次特朗普主动释放愿意见面的信号,刚好赶上美国国内政治周期变化,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格局也在调整,他的表态里既有着对地区事务的关注,也藏着国内政治层面的考量。 更有意思的是,朝鲜方面近期也通过官方渠道给出了罕见的回应。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外务省的官员在公开场合提到,“对话解决问题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但同时也强调,对话“必须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 这番话既延续了朝鲜之前一直坚持的立场,又没有把接触的路堵死,算是给潜在的沟通留了余地,和特朗普的表态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 但话说回来,领导人会晤要真正实现可没那么容易。从过去的经验就能看出来,美朝双方在几个核心议题上的分歧一直很突出。 比如无核化到底该怎么定义,是全面无核化还是分阶段推进;制裁解除的步骤该怎么安排,什么时候解除哪些制裁;还有军事上怎么建立信任措施,这些问题双方都有自己的坚持,一直没能达成一致。 之前的几次谈判也证明,光靠高层想见面的政治意愿,很难把这些具体的政策差异弥合掉,必须得靠工作层面的人员先坐下来,把各种预案好好协商,把分歧一点点协调清楚。 可目前来看,双方还没就工作层接触的时间、地点和要谈的议题达成一致,这无疑是会晤能不能成的最大障碍。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特朗普主动表态愿意见面,朝鲜也给出了回应,这确实给美朝关系缓和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但最终能不能促成一场有实际意义的会晤,关键还是要看双方在前期能不能通过沟通找到利益交汇点。 要是工作层没办法就具体议题把分歧缩小,就算领导人真的见了面,也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现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本来就复杂又敏感,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美朝互动的下一步发展,大家都希望双方能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朝鲜要是没有核武器早就被美国和韩国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