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来释放消息了,中美谈判有了最新进展! 10月26日美方主动释放中美谈判的积极信号,这波操作确实透着不一样的意味,毕竟第一天会谈结束时美方还躲着记者,转天就主动官宣成果,这种转变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利益考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24年双边货物贸易额已经冲到6882.8亿美元,同比还涨了3.7%,就算之前有各种摩擦,贸易额依然逆势增长,这本身就说明双方合作的基础有多扎实,不是想断就能断的。 美方这次急着表态,核心还是冲着自己的痛点来的,大豆产业绝对是美国的心头大事,2024年美国大豆出口额245.8亿美元,中国就买走了一半以上,价值126.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豆农的饭碗很大程度上端在中国手里。 可2025年情况急转直下,1到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才590万吨,5月之后中国就没再买过美国大豆,照这势头发展,美国可能要损失1400万到1600万吨订单,豆农们估计早就坐不住了,这也是美方为啥把大豆当成核心议题的关键。 再看稀土,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0%左右,但产量占了70%以上,美国的F-35战机、新能源汽车电池这些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中国稀土,要是供应链出问题,美国不少产业得跟着停摆,这种依赖关系让美方不得不重视稀土议题的谈判。 还有芬太尼问题,美方自己监管不力,国内危机愈演愈烈,却总想把责任推出去,可事实是中国早就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美国国务院都承认几乎没再查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美方心里清楚,没有中国的合作,这个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所以这次也把它当成重点来谈。 咱们这边的诉求也很明确,降税和取消科技制裁就是核心。 之前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把对华“对等关税”税率一度提到125%,结果90%以上的关税成本都转嫁到了美国自己的进口商和消费者身上,通胀压力一直降不下来,美国企业怨声载道。 2025年5月美方已经开始松口,承诺修改部分加征关税,取消91%的对华额外关税,中方也相应取消了反制措施,这次谈判自然要推动美方继续落实降税,毕竟世贸组织早就裁决美方加征关税违反规则,恢复正常贸易秩序是人心所向。 科技制裁方面,美方折腾了好几年,结果却打了自己的脸,2018年到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额从5591亿元涨到超过11000亿元,直接翻倍,ASML公司2024年对华出口占比将近一半,就算2025年有所下降,第一季度仍有42%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 美方想通过制裁遏制中国技术发展,可荷兰、日本这些盟友根本不配合,ASML该出货还是出货,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光刻设备进口还增长了15%,中芯国际2025年资本支出保持73亿美元,7纳米产能2026年还要翻倍,这些都说明制裁根本没用,反而让美国企业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所以取消科技制裁既是中方的合理要求,也是美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次谈判的氛围变化其实早有预兆,第一天我方代表神态轻松主动打招呼,说明心里有底,美方一开始躲记者,可能是还在内部磨合立场,等谈出了实质性进展,自然就愿意主动发声了。 中美建交46年来,双边贸易从最初的几十亿美元涨到现在的六千多亿美元,增长了275倍,这种互补性不是短期能替代的,美国有农产品、高端制造的优势,中国有完整的供应链和庞大的市场,双方合作才能互利共赢,要是一直对着干,只会两败俱伤。 美方这次主动释放善意,说白了就是扛不住国内的经济压力,豆农要订单、企业要市场、消费者要降通胀,这些都得靠和中国合作才能解决。 而咱们也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取消科技制裁能让中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降税能降低出口成本,对双方都是好事。 现在谈判已经朝着提交两国领导人审议的方向推进,未来几周的最高层级会晤大概率会有更多实质性成果。 毕竟中美打交道,单方面让步根本行不通,美方想要大豆、稀土、芬太尼方面的合作,就得在降税和科技制裁上拿出诚意,咱们也会根据自身利益做出合理回应。 这种基于互利共赢的谈判,才是可持续的,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球经济现在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只要能管控分歧、深化合作,不仅能让两国受益,也能给全球经济注入强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