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开心得太早! 在我们都在笑话荷兰抢安世抢了个寂寞的时候,没想到昨晚商务部部长就出马与荷兰通话了,可见我们对荷兰这般蓄意的操作不能掉以轻心。 这事说起来得从安世半导体的来头讲起。安世不是荷兰本土土生土长的企业,是2019年中国的闻泰科技花钱收购的,现在是闻泰手里攥着的核心资产,一年能贡献上百亿元的营收。本来这是挺正常的商业合作,安世在荷兰总部的运营也一直是欧洲高管主导,没出过什么乱子。 转折点出在美国那边。9月底,美国商务部搞了个所谓的“穿透规则”,意思是母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子公司就算持股超过50%也得被管制。闻泰科技之前已经在实体清单里了,安世自然就成了下一个目标。 美国这规则刚一出来,荷兰那边紧跟着就有了动作。9月30号,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直接下了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人员全都冻结一年,不许有任何调整。 紧接着阿姆斯特丹的法院又插了一脚,暂停了闻泰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的董事职务,还把闻泰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给第三方管着。10月中旬更过分,荷兰总部单方面免了中国区销售市场部副总裁张秋明的职,想直接插手中国区的管理。 荷兰这套组合拳打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走。所谓的“防止业务和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不过是个幌子,本质上就是在帮美国搞技术封锁,借着“国家安全”的名头干预正常的商业合作。 这事儿不光中国企业憋屈,连欧洲不少汽车企业都犯愁,安世的芯片是很多车企的重要供应源,这么一折腾,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都跟着晃悠。 荷兰这边刚动手,中方这边就有了回应。安世中国没等着被拿捏,10月19号先给全体员工写了公开信,明确说国内公司是独立经营的中国企业,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都能拒绝。 23号又发声明硬刚荷兰总部,说免高管的决定在中国没法律效力,张秋明的职权一点不受影响。 同一天还给客户发了信,承诺产品合规、质量达标,供应肯定能稳住,直接戳破了荷兰管理层散布的不实信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站出来表态,说要支持闻泰科技维权,向国际社会反映行业的关切。 企业层面硬气,国家层面更是没含糊。10月21号,王文涛部长先是和欧盟委员会的谢夫乔维奇视频会谈,专门提了安世的事儿,说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盟能督促荷兰讲点契约精神。 紧接着就应约和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了话,把话挑明了——荷方这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必须尽快妥善解决,得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卡雷曼斯在电话里倒是放软了态度,说重视中荷经贸关系,愿意沟通找解决方案。但这可不是荷兰良心发现,实在是他们自己也扛不住压力。 之前荷兰跟着美国收紧光刻机出口管制,结果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没降多少,反而让中国趁机站稳了低端芯片市场。这次动安世,不光得罪中国,还搅乱了自己家门口的供应链,欧洲企业的抱怨声早就传出来了。 说到底,荷兰这波操作就是被美国架着走的,可真要闹大了,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商务部部长这时候出面通话,就是明确给荷兰划红线,告诉他们别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美国的技术围堵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总能拉上些欧洲国家当帮手。 现在看来,安世中国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但荷兰的冻结令还没解除,股权还在第三方手里,后续的麻烦肯定少不了。美国既然能祭出“穿透规则”,说不定还藏着别的招。 所以说,之前笑荷兰“抢了个寂寞”确实太早了,这背后的博弈才刚到关键时候。商务部这步棋走得及时,既亮明了中方的立场,也给荷兰留了沟通的余地,接下来就看荷兰能不能从美国的影响里跳出来,真的按市场规则办事了。 毕竟全球供应链经不起这么折腾,真把中国企业惹急了,最后谁吃亏还不一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