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而不向中西部搬迁?简单来说,除了广西和四川,其他西部省份

茂盛楼兰 2025-10-26 18:18:09

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而不向中西部搬迁?简单来说,除了广西和四川,其他西部省份的制造业企业,自己都在琢磨怎么往沿海或者长江流域搬呢!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2018年以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出口企业面临关税压力,利润空间被压缩,再加上沿海地区工资和地价连年上涨,不少老板确实动了搬家的心思,但别以为企业傻,放着国内的低成本不捡非要漂洋过海——中西部的坑,试过的都知道有多深。 就说物流这关,甘肃、宁夏的货物运到港口得四五天,运费能占到货值的8%,江苏有家电子代工厂曾想迁到银川,最后算下来物流成本吞掉所有利润,转头就扎进了宁波港,反观东南亚,越南海防港到欧美航线的时间比上海港只多一两天,成本却能省出不少,更别说RCEP框架下的关税优惠了。 更讽刺的是劳动力,中西部看着人多,真要找能上手的工人比登天还难,湖南桂阳承接家居产业时,技术工人流失率超过40%,连基础设备操作工都招不满,反观越南工人月薪才1800-2200元,江苏有家代工厂迁过去后人力成本直降60%,就算顶着关税压力,利润率也比在中西部高,而且沿海的产业工人早就形成了“师徒传帮带”的氛围,换个地方重新培训,时间成本根本耗不起。 产业链更是中西部的死穴,制造业讲究“集群效应”,东莞的电子厂出门5公里能配齐所有零部件,贵州搞电子电路产业时,连基础的PCB板都得从广东调货,光原材料运输成本就涨了30%。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10-2022年西部地区大中型拖拉机占比下降13%,而东部地区反而上升11%,连西部自家的制造企业都要往沿海挤,毕竟谁也不想在产业链荒漠里孤军奋战。 而且,政策环境的落差更让人下头,云南有家五金厂办环评耗了半年没结果,转去佛山一周就全办妥了;西部有些地方领导一换,之前承诺的补贴就黄了,反观印尼能给先锋行业20年税收优惠,创新资源的差距更是鸿沟,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8省市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国63%,西部12省加起来才11%,想搞点技术升级都没人帮忙。 当然广西和四川是例外,贵港靠平陆运河让电动车出口成本降15%,年产能干到500万辆;四川靠中欧班列和压缩71%的政务环节,硬生生拼出竞争力,可这样的优等生太少,多数西部省份还在搞招商内卷,把优惠政策当法宝,却忘了企业最需要的是稳定的配套和效率。 至于制造业外迁的势头,数据更是扎眼,2019-2023年,外商对华投资里半导体行业下降93.44%,而我国汽车设备制造对外投资却涨了近3倍,这不是企业不爱中国,而是资本永远流向综合成本最低的地方,当中西部的物流、人力、产业链短板凑在一起,东南亚的低门槛就成了无法抗拒的诱惑。 说到底,制造业搬迁从来不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选择题,而是“哪里更能赚钱”的计算题,中西部要想留住企业,光靠喊口号没用,得先把物流成本降下来,把技能工人培养起来,把产业链补起来,更得把稳定的营商环境立起来,否则别说沿海企业不往这搬,自家的厂子还得接着往长江流域和沿海跑,毕竟企业活着的首要任务,从来不是支援地方发展,而是活下去。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