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我们不愿再举办奥运会,2008年8月12日报道,在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外

白虎简科 2025-10-26 16:04:55

怪不得我们不愿再举办奥运会,2008年8月12日报道,在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外媒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复挑毛病,让人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提起2008年,许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那场举国欢腾的盛会,那被看作是一个国家重新站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加冕礼。 可时至今日,当再次讨论申办奥运时,人们的热情似乎不复当年。 问题或许不在于我们变了,而是“奥运荣光”本身,已经被现实磨去了光泽,那顶耀眼的桂冠,细看之下,更像是一副沉重、昂贵且布满争议的枷锁。 那份属于景观的荣光,本想呈现一个国家的雄心与实力,最后却成了一个任人评头论足的展台。 还记得李宁如“空中飞人”般点燃主火炬的震撼吗?那样的创意至今仍是经典。 但当时一些外媒的焦点却放在了“动作不够流畅”,甚至毫无根据地猜测那是提前录制好的,这种用放大镜挑刺的视角,从开幕式那一夜贯穿始终。 为了奥运,无数建筑工人夜以继日,才有了“鸟巢”等宏伟场馆的按时落成,换来的评价却是“浪费”和“破坏环境”。 更别提国际奥委会对“水立方”的水温光线等细节提出的苛刻要求,给工期和预算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整个北京城都付出了代价,为了“奥运蓝”,周边工厂暂时停摆;为了交通顺畅,私家车按单双号出行。 可这些巨大的努力,在部分外媒的镜头下,却被简化为几张照片,他们想告诉你北京“垃圾遍地、交通混乱”,你想展示最好的自己,却发现自己早已被置于被告席。 而那份属于竞技的荣光,也从一片纯粹的圣地,沦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棋盘。 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为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这份付出理应得到尊重。 但当我们的体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时,一些声音却在暗示“裁判偏袒”。 当任子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赛场上夺冠,围绕判罚公正性的炒作更是甚嚣尘上,运动员的汗水,被轻易地贴上了政治的标签。 这种操弄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俄罗斯的遭遇就是最极端的例子。 2018年平昌冬奥会,他们的代表团因兴奋剂问题被集体禁赛,运动员只能以“来自俄罗斯”的中立身份参赛,国旗和国歌更是一种奢望,国际奥委会还开出了1500万美元的罚单。 到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因俄乌冲突,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运动员再次受到限制,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公开表态,不希望在巴黎看到俄罗斯的旗帜。 体育,彻彻底底地成了政治的延伸,运动员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手段甚至更加隐蔽。国际泳联曾修改泳衣规则,这一变动被外界解读为精准打击中国短距离游泳的优势项目。 更有海外组织试图拿“新疆议题”和“人权问题”来要挟,想与中国运动员的参赛资格直接挂钩,奖牌的成色,在这种环境下,还能有多纯粹? 最后,那份属于国家的荣光,也被一本沉甸甸的经济账压得喘不过气。 2008年奥运会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民族自豪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骄傲背后是超过440亿美元的惊人开销。 盛会落幕,“鸟巢”这样巨大的场馆每年的维护费就是一个无底洞,为了奥运建设,甚至有一些居民不得不告别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场盛宴的利益分配极不均衡,主办城市,就像一个风险承包商,承担了安保、基建等几乎所有的财务风险和实际支出。而国际奥委会,却牢牢掌握着转播权和赞助费这些最赚钱的利润来源。 当这份荣光的账单如此沉重,人们自然会开始思考,这笔钱如果用来发展教育和医疗,是不是能给普通人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今天我们对奥运会冷静和审慎的态度,并非心态封闭了,而是一种走向成熟的清醒。 我们不再迫切需要一场华丽的烟火来向世界证明什么,一个国家真正的荣光,应该植根于国民的幸福感和安居乐业,而不是一座座需要巨资维护的纪念碑。 信源:新华网——外媒:西方不该透过偏见多棱镜挑刺中国

0 阅读:1496

评论列表

天纵

天纵

15
2025-10-26 19:04

奥运是政治的延伸,不然呢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11
2025-10-26 18:59

现在搞搞全运会什么的就好了,奥运留给其他还需要挣面子的国家吧,我们不需要了

蹉跎岁月军

蹉跎岁月军

6
2025-10-26 21:27

为作者点赞,

二哈

二哈

2
2025-10-27 08:59

“我们不再迫切需要一场华丽的烟火来向世界证明什么”,但蔡国强和始祖鸟认为仍然需要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场华丽的烟火来向世界证明他们与自然对话了

派派 回复 10-27 12:26
看得出来自然骂的挺脏的

田多多

田多多

1
2025-10-27 00:45

为何国际奥委会曾经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这又唱那出戏。

猜你喜欢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