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德国外长瓦德福尔中国访问取消! 这事儿没等中国外交部正式回应,德国那边的媒体先炸开了锅。 有几家德国主流媒体直接放话,说这次取消根本不是什么 “日程临时调整”,真实原因是 “中国没人想见他”。 这话听着有点直接,但回头捋捋这位外长上任大半年的操作,好像又不算意外。 听说这次瓦德福尔计划来中国,核心目的特别明确 —— 想劝说中国放松稀土出口限制。 可他显然没搞清楚,现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中国的分量早就不是 “说放松就能放松” 的。 有公开数据摆着,2023 年德国全年进口的稀土中,78% 都得从中国进口。 尤其是制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电涡轮机和半导体芯片的关键稀土元素,比如钕、镝这些,中国的加工纯度能稳定做到 99.99%,而目前全球其他国家的工厂,顶多只能做到 99.5%。 别小看这 0.49% 的差距,德国车企的电机效率就得降 3 到 5 个百分点,风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更是会缩短好几年。 瓦德福尔要是真想来谈稀土,好歹得拿出点诚意。 可他自从上任德国外长,对中德关系没做过一件实在事,反而一路跟着西方某些国家的节奏 “踩红线”。 在台海问题上,他明明知道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却偏要跟着欧盟搞所谓的 “台海政策文件”,还公开说 “要联合盟友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这话里的弦外之音,谁都听得明白。 在南海问题上更过分,他甚至没去过南海,就跟着美国的调子指责中国 “破坏地区航行自由”,完全不管中国在南海搞合作开发、建灯塔助航的事实。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瓦德福尔上任才俩月,就专程飞到日本,跟日本外相林芳正谈 “战略协作”。 当时德国媒体就爆出,俩人要搞一个 “德日联盟”,明着说要 “应对中俄在欧亚地区的影响力”。 这事儿一出来,德国国内的企业先慌了神。 德国大众集团 2023 年在中国卖了 320 万辆车,占全球销量的 35%,其中新能源汽车就有 52 万辆。 宝马在中国的合资工厂,每年产值能占宝马全球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要是真跟中国搞 “遏制”,这些企业的中国市场份额不得打水漂? 德国现在急着要稀土,其实是自己的 “能源转型” 逼的。 德国计划 2030 年让可再生能源占总电力的 50%,而风电涡轮机的发电机、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部件,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 可瓦德福尔偏偏不琢磨怎么跟中国合作,反而搞政治操弄。 其实说到底,瓦德福尔这次访华取消,根本不是 “中国没人想见他”,而是他自己的对华政策出了偏差。 外交不是喊口号,得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 德国要是真想要稀土,完全可以跟中国谈合作 —— 比如一起研发稀土回收技术,减少对原生稀土的依赖;或者在新能源领域搞联合研发,用技术合作换资源保障。 可他倒好,一边想从中国拿稀土好处,一边又在敏感问题上招惹中国,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所以啊,做外交得务实点,别光顾着跟别人凑热度,忘了自己国家的真实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