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运20飞不过去,那就飞歼20过去,反正总得飞一个。有人问,为啥接志愿军烈士回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0-26 04:50:38

如果运20飞不过去,那就飞歼20过去,反正总得飞一个。有人问,为啥接志愿军烈士回家,必 须用歼20和运20? 说到底,接这些英烈回家,不只是把遗骸从韩国带回中国,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态度、一种仪式感、一种国家层面的尊重。 这事儿不是普通接送,是国家级的迎接,是对曾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最庄严的致敬。先说运20。这不是普通运输机,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战略空运力量核心。 从任务角度看,它能完成中韩之间全程直飞,途中不用加油,效率高还稳。而且,运20的货舱是密封恒温恒湿的,不管外面气流多大、天气多恶劣,都能保证舱内环境稳定。 确保英烈遗骸在回国途中不受任何干扰。这些看似细节,其实是对生命最后旅程的最大尊重。你说用民航行不行? 当然能飞,但民航没有军用权限,不能和战斗机编队飞行,更无法执行这种等级的国家任务。这就是为什么,运20成了这项任务的绝对首选。 再说歼20,这架隐身战斗机的全程护航可不是为了“秀肌肉”,而是一种姿态。它不开火,不叫嚣,却以最安静的方式说出最有力的一句话:我们来了,谁也别来打扰。 这些年,歼20的战斗值班频率越来越高,实战化训练越来越密集,说明它早已不是“展览机”,是真刀真枪地准备随时应对各种局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它护航的不只是英烈遗骸,更传递出一种信号:中国,已经有了维护尊严和荣誉的能力和底气。 你要说这是不是有点“排场”?那还真不是。这种时候我们要的就是排场,就是仪式。志愿军烈士跨越70多年回国,这种事一年一次,甚至很多年才有一次。 他们当年是抱着“打完仗就回家”的信念走出去的,结果很多人就留在了异国他乡。这种时候,我们接他们回家,当然得用最能打、最先进的装备,用最庄重的方式。 有人说为什么不低调点?这事儿就不能低调,低调了就显得我们不在乎。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烈士家属,看到祖国用最强战机迎接自己的亲人回家,你心里能不激动? 其实,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烈士回国的工作。从2014年开始,中韩双方建立了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机制,到现在已经十一次了,每一次都由军方接运,每一次都非常严谨。 不是说我们舍不得花这点钱,而是我们知道,这些人是国家的英雄,不是一般人。他们的归来,是国家记忆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哪个国家不尊重自己的英雄,哪个国家的未来就会出问题。还有人可能会问,这些飞行器值不值得用在这件事上?其实这问题本身就错了。 国家级别的任务,不存在值不值,只有应不应该。而一位英烈的回家,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国家的事。我们用最顶级的装备去迎接,不是为了展示技术,而是为了表达态度。 这个态度,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现实的担当,也是对未来的承诺。这几年,随着歼20、运20、055大驱、航母这些装备逐渐“常态化”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大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哇”一声惊叹,但这并不代表它们的意义就减少了。像这次护送英烈回国,它们就是最合适的角色。不是因为它们帅。 而是因为它们真的能代表我们国家今天的实力和立场。你不能用昨天的方式去迎接今天的英雄,更不能用过去的标准去衡量现在的尊严。   参考资料:运-20接运、歼-20护航!接志愿军英烈回家 2025-09-10 09:40·央视新闻

0 阅读:0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