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首相突然宣布 10月24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发表施政演说。高市早苗称,要推进“以改革为基础的施政”,恢复民众信任,呼吁国会通过2025财年补充预算案,并强调朝野合作。 这话听着诚恳,可懂日本政坛的都知道,高市早苗敢喊出“朝野合作”,底气里藏着多少无奈只有她自己清楚。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从1993年第一次当选众议员踏入政坛,走了整整32年才坐上这个位置,三次冲击自民党总裁之位,前两次都败得干脆,直到今年才靠着麻生派和原安倍派的保守势力勉强胜出。她能当选,全靠众议院第三大党维新会的“阁外合作”救场——毕竟老盟友公明党早就因为她对“黑金”丑闻的纵容,彻底撕破了脸退出联盟。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几乎刻着“安倍印记”。2006年安倍第一次组阁,就把她拉进内阁当特命担当大臣,后来又让她两度出任总务大臣,成了日本任期最长的女性总务大臣。她跟着安倍学保守路线,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甚至公开反对“村山谈话”里的“侵略”表述,被媒体直接贴上“女版安倍”的标签。可安倍当年有自公联盟的稳固基本盘,她却接手了个“烂摊子”——自民党在众议院只有196席,连半数都不到,维新会虽答应合作,却早留了后手,还逼着她签下削减比例代表议席的“毒丸协议”。 喊“改革”容易,可她的“改革”根本绕不开自己的政治根基。为了稳住支持她的保守派系,她刚上任就任命“黑金”丑闻涉事者萩生田光一当代理干事长,这种“对自己人网开一面”的操作,直接让公明党骂她“无视民意”。如今要过2025财年补充预算,她想搞的“扩张性财政”更是矛盾重重:一边说要给中小企业发补助、降汽油税应对通胀,一边又要砸钱搞防卫扩张,光是防卫省的预算申请就飙到8.84万亿日元,打算量产高超音速导弹。可日本政府债务早飙到GDP的248.7%,是美国的两倍还多,这钱从哪儿来?无非是接着发国债填窟窿。 更棘手的是经济烂摊子。她刚当选自民党总裁,市场就掀起“高市交易”——投资者狂买股票、抛售日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冲到1比151,进口物价跟着暴涨。可她还死扛着不让日本央行加息,去年就骂加息是“愚蠢行为”,如今更是放话要政府主导货币政策。普通日本人早就受够了,实际工资连续8个月下降,超市里的大米、食用油价格涨了又涨,民众兜里的钱缩了水,谁还信她的“恢复信任”?关西学院大学的教授戳得直白:她给亏损企业发补助,根本不是救经济,是给“僵尸企业”续命。 她的麻烦还不止内政。嘴上喊着“朝野合作”,可骨子里的右翼立场藏不住。她至今没松口说不当首相后不参拜靖国神社,还坚持要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想让自卫队获得宣战权。周边国家盯着这事呢,要是真敢迈出这步,东亚外交少不了摩擦。可她不敢软,一旦在修宪、安保这些事上松口,自民党里的保守派立马会翻脸——毕竟她能上台,靠的就是这些人的支持。 说白了,高市早苗的“改革”和“合作”,更像场被迫的表演。她既得讨好给她撑腰的派系,又得哄着国会通过预算;既想延续安倍的保守路线,又得应付民众对经济的不满。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早让她的“改革”变了味——与其说要革新,不如说在想办法稳住自己的首相座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