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这次可真是闹了个大笑话 你猜怎么着?这位刚上任没多久的德国外长,原计划10月26日开启首次访华,带着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稀土进口商代表浩浩荡荡准备来谈合作,结果启程前48小时突然宣布行程推迟,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 。说白了就是,中方没给他安排想见的那些高层,只有王毅外长原本打算见一面,其他核心部门根本不接茬,这不就是“没人想见他”嘛!德国媒体都直接把这话放标题上了,丢人丢到国际上。你们见过这么拧巴的外交操作吗?一边求着解决经贸难题,一边还硬要端架子挑刺,这不闹笑话才怪。 他这笑话根本不是“行程意外”,是自己嘴欠踩了红线!访华前接受采访,非得扯台海问题,说什么德国“坚持一中政策但自己决定实施方式”,还只提“反对武力改变现状”,绝口不提反“台独”。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承认你的原则,但我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简直是把主权问题当儿戏。中方发言人郭嘉昆当天就怼回去了,明确说一中原则没有“自定义”空间,只谈现状不提反“台独”,本质就是纵容分裂。外交场上最讲究“先立规矩再谈事”,他倒好,没进门先砸场子,真当谁都得惯着他?换你是中方,会愿意跟这样的人多费口舌吗? 更讽刺的是,他此行的核心目的明明是求中方松口稀土和半导体供应。德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90%以上的稀土都来自中国,中方一搞出口管制,德国企业立马慌了神。随行的那些企业代表,估计早就准备好了谈判方案,想敲定四季度的稀土临时配额,结果全被他们外长的“嘴炮”坑了。这操作太魔幻了——一边攥着自家企业的“饭碗”求合作,一边又在别人的核心利益上舞刀弄枪,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来找不痛快的。德国《焦点》周刊都看不过去了,说他延续了前任的说教模式,放着好好的合作不谈,偏要摆“教师爷”姿态 。 这笑话背后藏着德国外交的大问题——政策撕裂到自相矛盾。2025年前8个月,中德贸易额都1634亿欧元了,中国还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比美国多近200亿。大众、宝马在华销量占比超三分之一,这些企业的利润直接关系到德国经济命脉。可瓦德富尔呢?8月访日时还喊着要建“八国框架”应对中国,现在又想靠中国市场救急。这种“吃饭砸锅”的套路,别说中方不买账,估计德国企业都得在背后骂娘。他原本还想给总理默茨年底访华“铺路”,现在倒好,路没铺成,先挖了个坑,默茨的行程能不能成都是未知数了。 外交场上从来都是“尊重换尊重”,不是“傲慢换优待”。瓦德富尔闹的这出笑话,本质是没搞懂“核心利益碰不得”的基本规矩。他以为提几句经贸焦虑就能让中方妥协,却忘了中国从不缺贸易伙伴,主权问题上绝不可能让步。那些跟着他白跑一趟的德国企业代表,恐怕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让他闭紧嘴。 这种一边依赖一边挑衅的外交模式,根本走不通。德国要是还拎不清,下次闹笑话的可能就不止是外长一个人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