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当局的副领导人,萧美琴当着全世界的面做出承诺,台湾不仅要将台积电搬到美国,就连整个涉及芯片的生态系统统都搬到美国。 这话听着挺唬人,好像台湾真能把自己的 “经济命根子” 说搬就搬,但要是细琢磨琢磨,这里面全是窟窿,既不切实际,还净坑台湾自己人。 首先得说清楚,台积电可不是普通的工厂,它是台湾经济的 “顶梁柱”。 全球芯片产业里,台积电的分量有多重?现在咱们用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里面那些最先进的 5nm、3nm 芯片,全球超过 80% 的产能都攥在台积电手里。 再看台湾本地的经济数据,半导体产业占了台湾出口总额的 35% 还多,制造业里每四块钱产值就有一块来自半导体相关企业。 说白了,台湾几百万人的饭碗,都跟台积电这条产业链绑在一起,萧美琴说要搬,搬的可不是一个工厂,是台湾无数家庭的生计。 台当局为啥敢拍胸脯说这话?心里的小算盘其实很明白,就是想抱美国的 “大腿”。 他们觉得把台积电这个 “香饽饽” 送到美国手上,美国就能更 “看重” 台湾,甚至能靠着这层关系,在台海问题上给大陆施压。 可他们忘了,美国从来都是 “无利不起早”,跟你谈合作从来只看自己能不能占便宜,参考之前美国对盟友的做法就知道。 美国要台积电搬过去,根本不是帮台湾,是为了自己的 “芯片自主” 梦。 这些年美国一直怕大陆在芯片领域突破,又是逼荷兰 ASML 停供高端光刻机,又是搞 “芯片四方联盟”,就是想把先进芯片产能攥在自己手里,台积电刚好成了他们要抢的 “肥肉”。 可搬厂哪有那么容易?先不说别的,光钱这一关就过不去。 台积电在美國亚利桑那州建的工厂,一开始说预算 120 亿美元,结果没两年就涨到了 400 亿美元,翻了三倍还多。 为啥这么贵?美国的人工成本比台湾高太多,建筑工人的时薪是台湾的 2.5 倍,芯片工程师的年薪更是比台湾高 60% 以上。 而且美国的供应链根本跟不上,建厂需要的精密机床、无尘车间的配件,很多都得从台湾或者日本运过去,光运费和关税就多花了十几亿美元。 更头疼的是人才问题。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团队大多是台湾本地人,这些工程师在台湾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对生产线的流程、芯片制造的细节了如指掌。 可美国本土根本缺芯片领域的熟练人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去年统计过,美国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口差不多有 30 万人,连基础的技术工人都不够,更别说高端工程师了。 台积电之前在内部做过调研,问工程师愿不愿意长期去美国工作,结果只有 30% 左右的人点头,剩下的要么不想离开家人,要么觉得美国的工作环境不如台湾。 再往深了说,美国其实是把台湾当 “棋子” 用。美国给台积电的 “好处” 是芯片补贴,但有个苛刻的条件:拿了补贴,就不能在大陆扩建先进产能。 这不是把台积电绑死在自己的战车上吗?将来要是美国想在芯片领域围堵大陆,台积电就得跟着听话,不然补贴就会被收回。 萧美琴当着全世界说要搬台积电和芯片生态,看着是跟美国 “搞好关系”,其实是把台湾的经济命脉往火坑里推。 她没搞明白,芯片生态不是想搬就能搬的,得有钱、有人、有完整的产业链,这三样美国都给不了,反而会让台湾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毕竟,台湾的未来从来不是靠美国,而是靠两岸共同发展,靠实实在在的产业根基,不是靠喊几句空话就能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