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的冬天已经难到没边了,全家围在一根蜡烛旁取暖,超市货架上的罐头被抢空,深夜里满街都是无人机的“嗡嗡声”,这不是夸张,而是乌克兰当下最真实的日子。 谁能想到,西方砸百亿送来的爱国者、IRIS-T 这些“防空王牌”,居然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其实核心问题就一个,俄军玩起了“性价比碾压”,人家一枚滑翔炸弹才卖3万美元,跟白菜价似的,而乌克兰要拦截它,就得用上百万美元的防空弹。 更绝的是俄军的“饱和攻击”,一次就扔几百架无人机+导弹,防空系统忙得手忙脚乱,拦截率从40%直接跌到6%,相当于忙活半天全白费。 但没想到俄军的产能更是狠到离谱,军工流水线开足马力,炸弹跟不要钱似的造,一年产量上百万枚,整个北约加起来的年产量,还不够俄军造仨月的。 而苏- 34 战机就躲在俄罗斯境内就能远程轰炸,射程远得乌克兰防空弹根本够不着,炸完转身就跑,连风险都没有。 反观乌克兰电厂修了被炸、炸了再修,关键变电站一个月遭七次袭击,到最后连备用零件都找不到,彻底陷入“越修越缺、越炸越惨”的死循环。 现在的乌克兰,简直是“黑暗中的寒冬炼狱”,基辅一半城区断电断暖,零下十几度的天里,市民裹着厚棉袄抢蜡烛,抢到就赶紧往家跑。 这场仗说白了就是“耗不起的拉锯战”,俄军靠廉价炸弹和产能优势压着打,西方援助跟不上节奏,最后遭罪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然而没水没电没暖气,这个冬天对乌克兰人来说,就是一场硬扛到底的生存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