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又剂出一拳 这纯粹是企业行为,属于合理要求! 就在荷兰方面还在挖空心思盘算着怎样吞下安世时,安世中国早已恢复向国内客户供货,还果断制定了新规则:此后所有交易不再用美元结算,全部改用人民币结算,同时要求所有经销商严格遵循这一规定。 谁能想到,荷兰那边算来算去,盯着安世的总部和所谓“技术控制权”,却偏偏漏了最关键的一环——生产命脉早就在中国扎了根。安世东莞工厂承担着全球70%的封测产能,一万六千种芯片型号里,大半都要从这里走向市场,尤其是车规级MOSFET这类汽车产业离不开的核心器件,全球每十五颗里就有一颗出自这儿。荷兰动用冷战时期的《商品可用性法》冻结资产、罢免中方高管,以为抢了“名头”就能拿捏全局,结果安世中国一恢复供货,直接让这场夺权戏码成了笑话。 改用人民币结算,看着是财务层面的调整,实则是戳中要害的精准反击。这两年美国把美元结算当政治武器用,动辄冻结企业资金,安世中国这步棋,等于提前堵上了资金链被卡的风险。对企业来说更实在的是成本账,光伏行业早有先例,换人民币结算能省掉1.2%的汇兑成本和0.8%的锁汇费用,安世一年营收百多亿,这可不是笔小钱,直接能转化成实打实的利润。说是“合理要求”一点不夸张,自家地盘上做生意,用自己的货币再正常不过,总不能天天看美元汇率脸色,还要担着被制裁的风险。 荷兰的慌乱藏都藏不住。他们一边喊着“保障供应链安全”,一边却把安世拖进政治漩涡,逼得德国经济部急着组织车企开电话会,就怕芯片断供停产。要知道,全球近九千万辆汽车的生产都离不开安世芯片,欧洲车企的库存撑不了几周,真断货了,一天损失就是数以亿计。安世中国偏在这时候敲定人民币结算,等于告诉欧洲车企:想拿芯片?按我的规矩来。荷兰总部还嘴硬说要转移产能,可建一条封测线至少要两年,技术适配更是难题,哪有那么容易替代。 最讽刺的是荷兰一直标榜的“法治精神”。当初闻泰花三百多亿合法收购安世,多年来合规经营,还给荷兰缴着1.3亿欧元的税,荷兰转头就用几十年前的紧急法案夺权,说这是“治理缺陷”。更露骨的是,这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美方扩大出口管制后,荷兰立马跟着要求撤换中方CEO,连借口都是美方编的。安世中国用人民币结算,本质上就是用商业规则反击这种“政治霸凌”:你不讲契约精神,我就重构交易逻辑,反正核心产能在我手里。 这步棋还藏着更长远的布局。现在光伏、稀土行业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北方稀土就靠这招摆脱了美元定价的束缚。安世作为全球基础芯片的巨头,带头在半导体行业破局,等于给更多企业打了样。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早就覆盖了189个国家,技术上压根不是问题,缺的就是这样有分量的“实践者”。荷兰和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卡脖子,反而倒逼中国在货币自主权上往前迈了一大步。 说到底,安世中国的反击靠的不是嗓门,是实力。荷兰抢了个总部空壳子,中国握着生产、市场和供应链的实权,这场博弈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量级。所谓“企业行为”,不过是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聪明做法——你玩政治把戏,我守商业根本,最后谁慌谁知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