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动手了?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这是来自台湾国际形势专家赖岳谦的警告,在他看

云海澄碧翠 2025-10-24 14:57:32

美国要动手了?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这是来自台湾国际形势专家赖岳谦的警告,在他看来最早从今年开始,最晚到2027年——正被圈画为中美冲突的“高危期”。 但我们别只看个热闹,这事儿的内核不是简单的战争叫嚣。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内部三种战略焦虑在时间轴上的集中爆发:经济优势的流逝感、军事里程碑的压迫感,以及致命的沟通真空。 先说说“2025年”这个节点。与其说这是个军事上的时间点,不如说它更像一个美国精英层由经济焦虑催生出来的心理底线。按照美军退役将领戴维森等人的说法,这一年,中国的经济体量就可能要超过美国了。 一旦这成为现实,就等于公开宣告了美国多年的经济遏制策略彻底玩完,其全球影响力的根基也就跟着动摇。这种对霸权旁落的恐惧,是实实在在的,也催生了非常具体的行动。 美国商务部那份涵盖了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超过三千个技术领域的制裁清单,就是要在中国彻底起飞前,给它强行套上枷锁。 这种急迫感甚至传染到了军方,空军上将米尼汉就直接把开战时间点瞄准2025年,甚至对他手下的士兵喊出“瞄准头部”这种狠话,这已经不是威慑,而是焦虑下的备战总动员了。 再来看“2027年”。如果说2025年是经济账,那2027年就被美方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 美国防长奥斯汀、参联会主席米利等人,总爱把这个年份和解放军的建军百年目标绑在一起,硬是把它解读成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时刻。 这种叙事手法很高明,因为它给美国自己的军事准备找到了一个“应对威胁”的绝佳借口。 你瞧,一份加急订单要求在2027年前必须造好9艘全新的“伯克”3型驱逐舰。这已经不是常规装备更新了,明显是在为一个特定节点储备大规模冲突的家底。 与此同时,华盛顿的政客们也没闲着,一边通过立法不断虚化“一个中国”的承诺,一边又源源不断地把武器卖给台湾。他们将中方的内部议程,和自己对台湾局势的担忧搅合在一起,试图提前布局,抢占主动权。 然而,整个剧本里最危险的一环,是所有这些激进的备战言论和军事动作,都发生在一个几乎没有军事沟通的“真空”环境里。这就让整个“预测”有了自我实现的可能。 想想冷战吧,美苏斗得那么凶,导弹都快怼到脸上了,但那条红色电话线可从来没断过,那是防止世界毁灭的安全阀。可现在呢,中美两军高层对话这个“压舱石”长期缺失,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火药桶。 在这么个鸦雀无声的环境里,像“瞄准头部”这种话,杀伤力就翻了倍。 赖岳谦分析的那种开战模式——美军不直接宣战,而是鼓动代理人挑衅,再借“撤侨”之类的名义介入,甚至不惜上演自伤军舰的“苦肉计”来找开战借口——就变得不再是天方夜谭。

0 阅读:0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