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说不能把中国拒之门外李在明总统那句“不能把中国拒之门外”,说得非常直白,也

马妍 2025-10-24 12:05:00

李在明说不能把中国拒之门外李在明总统那句“不能把中国拒之门外”,说得非常直白,也点破了韩国眼下最现实的处境。这句话背后,其实是经济上绕不开、地理上搬不走、再加上韩国自己想掌握自己命运的现实考量。

为什么非这样不可?说到底就三点。

第一,经济上实在绑得太紧。中国已经连续21年做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边一年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这不是普通的生意往来,而是结构上的依赖——比如韩国卖的半导体,每十片里就有四片是到中国去的。有人算过,如果韩国硬跟着美国跑、完全跟中国切割,一年起码要损失120亿美元。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第二,家是搬不走的。中韩是邻居,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朝鲜半岛能不能稳下来,中国的作用谁也替代不了。李在明政府如果想跟朝鲜对话、缓和局势,少不了得跟中国保持能沟通、能合作的关系。也正因如此,他在台海等问题上干脆表态“这不关韩国的事”,既是不想惹麻烦,也是对中国立场的一种尊重。

第三,韩国不想只做谁的“小弟”。上一届政府几乎全倒向美国,结果中韩关系搞僵了,国内也批评这样太没自主性。李在明现在讲“实用外交”,说白了就是:按韩国自己的利益做决定,不在中美之间硬选边。就算美国有压力,跟中国保持建设性关系,反而让韩国手里多了一张牌。

中国的存在,其实已经渗入韩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年轻人爱吃的麻辣烫、火锅,到海底捞在韩国四年业绩翻五倍的现实;从家家户户买的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到越来越多人用的中国电商平台——中国的产品和文化正在这里落地生根。

而在半导体、电动车、电池这些决定未来的产业里,中韩更是你中有我、彼此竞争又合作。比如中国的电动车品牌,已经准备进韩国市场。这种深度的纠缠,让“拒之门外”根本不现实。

可以说,李在明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看清现实之后的务实选择了!热点观点

0 阅读:0
马妍

马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