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走了,我才知道一个事儿,有点颠覆我的三观。 中国最牛的大学,根本不是清华北大! 而是一个只存在了8年的“草台班子”——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这所存在不到十年的学校,简直是传奇中的传奇,和现在大学比,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天津都沦陷。 清华、北大、南开的老师学生们被迫南下逃难,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昆明,三校合并,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刚到昆明时,学校基本上是临时搭建的茅草屋,屋顶漏雨,黑板破旧,连桌椅都得自己想办法。 生活上的艰苦,别说现在的大学生了,可能连咱们都没法想象。 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西南联大成了当时最牛的学府。 你随便翻翻联大当时的老师名单,都是一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 讲历史的有陈寅恪、钱穆,写文学的有朱自清、闻一多,数学物理有华罗庚、叶企孙、吴大猷这些响当当的学者。 就算放到现在,全中国也没几所学校能把这么多顶级教授聚在一起。 很多教授其实有机会留在国外,过安稳日子,但他们没有犹豫,国家有难,毅然回到祖国,把自己的学问和精力都投到教育和抗战上。 这种担当和责任感,真的让人佩服。 最神奇的是,这么“草台班子”的学校,短短八年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八个“两弹一星”元勋,还有一百七十多个院士。 到现在,很多我国科学界、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军人物,都和西南联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说牛不牛?杨振宁自己都曾说过,他在联大受的教育,一点不比美国名校差。 确实,联大的学风和氛围,放到全世界都是顶尖的。 联大只有八年历史,1946年抗战胜利后,三校各自迁回原址,联大也就此解散。 但这八年留下的影响太大了。后来我国搞“两弹一星”,很多关键人物都是联大出身。 我国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一大批顶尖人才,都或多或少和联大有关联。 可以说,联大为我国现代化积蓄了最强大的人才和精神力量。 说到底,西南联大靠的不是漂亮的校门,也不是先进的设备,而是一群有情怀、有担当的老师和学生。 大家心里都清楚,读书不是为了个人前途,而是为了让国家有希望、民族有未来。 西南联大那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今天再看西南联大,确实让人感触良多。 它的传奇,不只在于出了多少名人,更在于那个特殊年代,一群中国学者和青年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撑起了国家的脊梁。 或许正因为如此,西南联大的故事,才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反复讲、反复回味。 总之,联大八年,看似短暂,却给我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什么时候,联大的故事都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大学,不在于外表多光鲜,而在于有没有一批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师生,这才是根本。 杨振宁先生的话说得一点没错,这样的大学精神,比什么排名都值钱,比什么大楼都结实。 参考:杨振宁先生去世才知道中国最牛的大学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网易

Ye
近代中国最牛逼的大学叫国立中央大学,是当时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高等学府。现在南京的大部分高校都是其拆分出来的。清华北大跟他比就是弟弟。
用户12xxx95 回复 10-25 10:31
旧都大学必须拆掉
刘松 回复 10-25 09:02
又是排名
淡泊明志姚
得多愚蠢的人把西南联大称为草台班子?!那是多个顶尖大学的顶尖大师的集合体!
用户14xxx48 回复 10-25 10:32
教室都有草房,还真是草台班子呢[开怀大笑],人家打了引号的嘛
蓝冰 回复 10-25 10:08
没毛病,按硬件设施来说,还真就是草台班子,更何况人家还打了双引号。
用户10xxx12
西南联大只是这几个学校的联合吗?
得鹿梦鱼
我外公就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后来留在天津于是从他那辈开始家里清一色全是南开的。四个舅舅一个表哥三个表弟两个表姐,还有我一大家子全都是南开。特别是大表姐高考文科状元不得已只能读南开。
夜郎土司 回复 10-25 10:53
牛逼的家族和基因
举头望明月
汪曾祺《跑警报》
用户10xxx47
西南联大的师资及学生,都是当时中国最棒的,你说是草台班子!
大漠
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的,全是不想当亡国奴的师生组成的。精神就在,教育救国或者用教育传续精神是主要灵魂。
沙坪放牛娃黄飞
西南联大,移动中的顶尖学府
用户13xxx44
那能这样比较。20世纪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大发现时代。20世纪以前的两干年根本就是万古长夜。当代社会又是广泛应用自然科学的时代,比20世纪又先进了一个大台阶。
♞石头会痛※
以前的广西大学也牛逼
用户10xxx09
老古董都拿来说你怎么不说宋朝四大书院春秋稷下学宫
阿宽
因为那个时候的学院不看名利都是只为知识而生,现在的学院首先是为了名利其次才是为了传播知识
马挺勤martinqing 回复 10-25 09:32
不能一味只盯着垃圾看,你看蓬勃发展的各行业,六代机,电磁弹射等等,这不就是中国教育的成果嘛
哞哞牛
联大离开时,留了师范系一部分在当地。就是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