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 直接甩出了让人拍手称快的问题:“为啥老百姓买机票、办电话卡都得实名,电信诈骗的虚拟号却查不到实名?” 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我们守规矩,骗子却能钻空子,这事到底谁来管? 其实实名制本来是为了给大家多上一道安全锁。 办实体卡,身份证、拍照、刷脸,没人觉得麻烦,大家都明白,信息透明了,坏人就没法乱来。 可虚拟号这事,就像给骗子开了后门。 网络上随手一搜,卖虚拟号的渠道五花八门,注册只需要身份证号,甚至能用别人的信息,哪怕注销、换号全都不用跑营业厅,操作起来分分钟搞定。 电信诈骗这些年闹得这么凶,虚拟号成了主力。 公安和工信部门倒是没少动手,断卡行动、实名核查、集中整治,确实让不少漏洞被堵上。 可这些行动大多是针对实体卡,虚拟号一直像是被蒙混过去一样,没被同等重视。 大家都知道虚拟号注册门槛低、追查难,谁都没法保证注册信息是真是假。 一个号码用完就能注销,警察想查线索,往往刚查到就断了头绪。 普通群众面对这些“幽灵号”,只能干着急。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也不再只盯着实体卡。 2025年,很多地方公安、通信部门联合行动,专门盯虚拟号,查出不少用虚拟号搞诈骗的团伙。 还有跨国合作,针对那些用境外虚拟号行骗的,联合东南亚、欧洲好几个国家警察一起收网。 现在一说到虚拟号,骗子也得掂量掂量,怕一不小心就被查到老底。 说到底,实名制的本意是保护大家的安全。 可如果管理只是“面子工程”,让骗子能轻易钻空子,那对普通人来说,这实名制就成了摆设。 没人反对实名,大家都愿意多一道保障。 关键是,不能让好人守规矩,坏人却能钻漏洞。 这也是为啥一句“为啥虚拟号查不到实名”能引发那么多共鸣。 大家都希望,所有手机号不分虚实,一条线到底,谁也别搞特殊。 运营商的责任也不能推。 以前有些虚拟运营商觉得反正查不着,能多拉个用户就多赚点钱。 现在政策一收紧,不合规就得重罚,企业也得老老实实。 三大基础运营商也不是摆设,实名审核、技术预警、数据共享都在升级,后台能自动识别可疑注册和注销行为,发现问题马上上报。 现在虚拟号基本做到了“有据可查”,骗子想蒙混过关,门都没有。 只要虚拟号和实体卡一样严格,监管到位、技术跟上,骗子就没那么容易得逞了。 打击电信诈骗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运营商、公安、监管部门、社会大众一起上手,才能让那些靠虚拟号作案的家伙无所遁形。 社会进步,管理也得跟上。 虚拟号实名制严格落实,跨国警务协作、技术升级不断推进,骗子日子会越来越难。 以后,办卡、用号,大家都在阳光下,谁也别想着投机取巧。 对于普通人来说,信息安全和安心生活,才是最大的底气。 虚拟号从漏洞到被严管,折射出社会治理的进步,也是我国对老百姓安全负责的最好证明。 参考:这声质问,道出了14亿人心中的痛!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