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四个木工已经在工地蹲上了,把卷尺一插腰,信心满满试水350一天的点工。可一天干下来,他们却无奈地叹气:“这活连350都赚不着!”本以为是木工活,结果成了搬运工,从地库到楼层,一袋板材辗转三次,汗水流尽,却换不来口粮。 据住建局数据,今年新开工面积下滑20%,工地活少,人工成本涨,包工头控成本,把运输交给工人自己完成。结果,正常的六百包干价被“搬家费”压缩三分之一。工人用时间换钱,被戏称为“建筑版骑手”,每天跑三趟,空耗体力,收入却难提升。 问题显现:高效运输成了病灶。管理混乱和流程拖沓,让工人叫苦不迭,行业寒冬渐露端倪。改善流程或许是破局的关键,否则既留不住人,也盖不好楼,未来还将有更多工地陷入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