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

纸上点将 2025-10-23 23:47:12

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楼的大佬们都开始放话备战台海了。最近刷新闻没?以前总听人说,美军方其实不想跟中国打仗,倒是民主党、共和党天天咋咋呼呼的,总想挑点事儿。 美国国会两党对台湾问题的一致强硬态度由来已久。从2023年起,民主党主导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印太地区军费屡次上调,共和党则推动对台军售加速。2024年中期选举期间,两党议员联手通过决议,要求五角大楼提升对华威慑能力。这种跨党派共识源于对选举的考量,保卫台湾成了政治筹码,能拉拢军工企业和保守选民。 军方过去则更注重风险管控,避免卷入政党博弈。印太司令部在军演中故意绕开敏感区,侦察频次也悄然减少,就是怕局面失控酿成大祸。话说回来,这种克制并非软弱,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清醒判断。西太平洋基地如冲绳和关岛,距大陆不足3000公里,易遭导弹首波打击。航母战斗群虽强大,但面对岸基力量,生存空间有限。后勤线从珍珠港拉到台海,上万公里距离,补给船队随时可能遇阻。这些因素让军方高层在私下评估中反复权衡,不愿轻易冒险。 2025年,五角大楼的调门明显变高。国防部长在3月公开表示,美国将确保台湾海峡的“强劲、就位且可信的威慑”。这种表态不再是敷衍,而是伴随实际行动。夏威夷组建的多域特遣部队已部署300名精锐,配备高超音速导弹和网络战单元。菲律宾巴朗牙基地悄然进驻“堤丰”中导,射程直达1800公里,距台海仅500公里。日本岩国基地的F-22战机轮换频繁,“里根”号航母的F-35C舰载机常年在西太巡弋。MQ-9B无人机单日侦察时长超8小时,覆盖台海周边空域。 冲绳调入3000名海军陆战队和200辆“斯特赖克”装甲车,苏比克湾补给加速,关岛新码头可停核潜艇。这些部署节奏加快,显示军方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背后的推手是国会压力,2025财年9000亿美元军费中,1500亿美元专标印太威慑。五角大楼顺势而为,既拿钱又摆姿态,试图稳住阵脚。 中国军力增长是军方转变的关键催化剂。2023年,中国舰艇下水吨位达22万吨,连续6年全球第一,相当于一中等国家海军规模。歼-20隐身战机列装超200架,形成多个作战旅。福建舰航母海试顺利,电磁弹射技术趋于成熟。这种“下饺子”式扩张,让美军评估中西太平洋优势渐失。兵棋推演结果更添紧迫感,过去两年18次高强度模拟,仅3次勉强“惨胜”,代价包括2艘航母沉没、100多架战机损毁、伤亡超2万人。其余15次或失制空权,或补给线中断。亚太14个主要基地全在导弹覆盖下,首日即可能瘫痪。备件库存仅够30天高强度作战,军工产能跟不上节奏。这些数据虽未全公开,但内部流传已搅动人心。军方高层借此向上游说,争取更多资源,同时对外放话备战,意在震慑对手,维持平衡。 两党压力与军方顾虑的拉锯,本质上是国内政治与全球格局的交织。国会山上,军事委员会拿着《中国军力报告》施压,两党一致视对华为“政治正确”。2025年民调显示,70%美国人支持军事保卫台湾,73%赞成在入侵时承认台湾独立。这种舆论基础让政客们底气十足,推动军售和联合演习。军方虽不愿当炮灰,但也明白不跟上节奏,预算就难落地。盟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被拉入围堵圈,基地扩建、情报共享频开会。可私下,这些国家与中国贸易未断,经济考量摆在那。军方强硬表态,一方面给盟友打气,一方面在国内竞选中占先机,军工复合体从中获利。话说这套玩法老套,但管不管用,得看实际效果。中国已通过环岛演习和导弹试射回应,美军每步棋都有对招。 2025年下半年,局势进一步升温。9月,一份机密情报报告显示,中国正改装商用渡轮,用于潜在台湾登陆作战,到2026年底预计70艘以上。这些渡轮已在军演中现身,卫星图像捕捉到南部海岸新码头建设。五角大楼视之为重大信号,评估中列为优先打击目标。美国海军推进无人机群测试,计划部署数千海空无人系统,集成AI战场管理。印太司令部强调“联合火力网络”,旨在加速目标锁定。 台湾方面加强防御,汉光演习扩展至灰色地带威胁,模拟入侵和封锁场景。美军内部,兵棋推演频率不减,焦点转向封锁应对。CSIS报告分析,中国若实施台湾封锁,美国干预难度大增,需盟友海运支援。这些发展显示,备战已从口头转向系统化,但全球经济联系 让各方投鼠忌器。军方放话虽响,实际开打的门槛仍高。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