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起,一连串新政集中落地,这哪是搞贸易保护,分明是给自己的经济套上了紧箍咒。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的一句话点破了真相:美国今年上百项贸易关税公告制造了“过山车式的混乱”。政策一出,供应链猛踩刹车;稍有松动,货物又洪水般涌来。这位全美最大集装箱港口的掌舵人感叹,商业信心已被击得粉碎。 看看这份11月1日生效的关税清单:3至8级中重型卡车面临25%关税,客车再加10%。白宫搬出《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声称这些车辆对军事行动、灾难救援至关重要。保护国家安全?听起来冠冕堂皇,却掩盖不了一个讽刺事实——美国43%的中重型卡车依赖进口,而前两大供应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正是其最亲密盟友。 市场规律给了保护主义一记响亮耳光。美元走弱本应提升美国商品竞争力,奇怪的是出口反而受挫。传统贸易伙伴纷纷转向巴西采购大豆,去澳大利亚进口杏仁。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销量直线下滑,无论是北达科他州的红河三角洲,还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谷地,农户们都在焦急等待贸易关系重建。 企业用脚投票给出最真实反应。“很多公司继续按下暂停键,”塞罗卡观察到,“资本投资下降,长期决策久拖不决,招聘进度缓慢。”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在观望,等待政策稳定下来的那天。没有稳定的规则,何来长远的规划?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卡车只需对非美国产部分缴纳关税。北美一体化产业链中,这些关税最终砸中的恰恰是美国自己的企业。美国卡车运输协会已经拉响警报,担心成本上升冲击本已饱受钢铁铝材关税困扰的行业。 特朗普政府为安抚本土制造商,同时宣布将汽车制造商的关税减免措施延长至2030年。这种一边加税一边减免的左右互搏,暴露了政策的内在矛盾。保护主义从来都是双刃剑,挥舞时威风凛凛,落下时难免伤及自身。 更深层的危机在数据中潜伏。美联储报告显示,近几周消费者支出已经下滑,制造业活动因关税提高和需求疲软充满挑战。三个地区经济小幅增长,五个地区停滞不前,四个地区已开始放缓。经济不确定性成为笼罩市场的最大阴云。 贸易战没有赢家,它只是将全球经济推入“囚徒困境”。短期来看,美国面临通胀风险、美元债务风险;中国出口企业利润承受压力。长期而言,谁能主动跳出这个困境,通过改革开放化解外部压力,谁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白宫宣称卡车对美国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却忽略了供应链稳定才是真正的国家安全。当政策制造出“过山车式”的动荡,当企业因不确定性而冻结投资,保护主义筑起的高墙,最终困住的是自己的经济前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千年等一回
这明显就是攻击不靠谱,作为中国公民,严正抗议!支持不靠谱先生连任!不靠谱先生才是能使美国再次萎大的总统!
陈醉
劝一句,世界各国,快点抛美元吧,再不抛,留到美国破产时,哭都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