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会儿,全校学习最差的10个女生,被“发配”去了卫校。 几十年后,人家退休金一个月八千,全世界旅游。而当年那些学习最好的尖子生呢?退休金两千,还得去超市给人码货、看摊儿。你说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其实当时我们自己都觉得是被“发配流放”了。谁愿意去卫校啊?技校虽说也没多光鲜,但起码离家近,听着还有个厂里的后门。卫校就不一样了,离家远,花钱多,还不保证毕业能进厂医院。还有人传说,要是赶上医院不收人,就得回厂子接着干车间里的活儿。那会儿连我们自己都不看好这条路。可这竟是一辈子命运的分岔口。 去卫校那三年,我们这些学习成绩垫底的女生,真是铆足了劲儿。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爱学习,而是怕啊。当时厂子就:“学成不成,看你们自己。”我们都知道,混日子是不行的。想毕业进厂医院,就得考得过,技能得合格。毕业前的考试,我们甚至连玩两天都不敢,别看成绩差,但那时候真是个个拼命。终于,全都考过了,连最迟钝的那几个都没漏掉,顺利进了厂医院。 不光我们松了一大口气,连家里也是满脸笑得像开了花。那时候厂医院可算是单位里头的“香饽饽”了。护士干净利落,环境轻松,工资不算最高但福利不错,还有工会组织活动,一到节假日还发东西。哪像在车间要穿着沉重的工服,呼吸着机器轰鸣和粉尘,回家洗衣服都刷不白。那些尖子生的家长嘲笑过我们,说卫校就是浪费钱。结果三年后回头一他们家的孩子却一个个下车间去了。这不是天大的反转吗? 可命运的齿轮并没就此停下。在我们正式干上几年护士之后,厂医院一纸文件划归了市里的事业单位。这消息一出,简直像天上砸下的馅饼。我们还没琢磨过来怎么回事,就彻底成了市属单位的正式职工了。原本还担心厂子日后能不能继续运营,可就凭这一身份,哪怕厂子倒了,我们也不受影响。再看看厂里的姐妹,尖子生一个个当年拼了命想着进技校,如今厂子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她们却连个退路都没有。一批批下岗潮涌来,那些人全都慌了。 有大姐来找我诉苦,说日子真不好过。她孩子才上小学,家里老人还得靠着她照顾,一个月挣两千来块钱,根本撑不了,哪能像我们这样稳定啊。我也只能叹着气宽慰两句,我们谁也没法改变那时候的选择。 后来,厂子真的倒了。那些尖子生成了最普通的下岗职工,跟着名录排队领救济。我们却没什么变化,工作照旧,工资照旧。几十年过去,如今我们到了退休年龄,却还有八千块钱退休金。不止生活轻松,还能享受一辈子努力换来的福利。朋友圈里,她们晒的是加班后的外卖盒,感叹日子难熬。我们晒的,则是阳光洒满东南亚的沙滩,还有脚边的咖啡杯。 谁也没想到,学霸和学渣的命运能对调成这样。命真的不是你能完全算得清的。某个看似不起眼的转折,转的就是一辈子的方向。人生这道题,真没绝对的最优解,谁也不知道天给你出的下一道题是什么样的




看地方的。我巧了,在两个省呆过。但不管哪个省,第一批次都是中专,读四年,出来就是国家干部。然后是师范,出来就是老师。接着是重点高中。技校看地方。浙江工业发达城市枝校没人读,因为有城市户口,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招工考试,读技校浪费了三年。在江西,技校很难考,因为工业不行,读了技𣐀能解决工作问题。农村户口没有技校这个选项,不是城镇户口不让报。半数以上的人初中毕业后没书可读,因为学校就那么多。实在想读可以花钱去最差的高中,因为最差的高中总是招不满。
文中所说,应该是1980年代初的事,他们是工厂职工子弟,上的厂办子弟学校,学校水平一般,考高中很难,所以初中毕业时有的上厂办技校,有的上厂办卫校,毕业后都回厂就业,都是厂里的职工。当时我们这里这种情况很多。
老强
按你说的时代,上技校的也是学渣啊。好学生上中专,尖子生上高中
小张探花去钓鱼 回复 10-25 21:48
89年中考总分600,省里最好的高中在我们区录取线是495,实验班520。中师录取线是498,中专是505。
小张探花去钓鱼 回复 10-25 11:25
你说得对,像我们这些落后地区的学生哪里配上大学啊,更别说上交复旦南开了。
滕日东
说反了,哪年代好学生上高中,尖子生上中专。
太阳光 回复 10-25 17:23
你说的是农村户口和城市家庭困难的初中毕业生吧
钟山风雨 回复 10-25 17:18
也不谈不上!我84年进高中,很多有抱负的已经看不上初中专了!陕西一个县级市的高中!
┾俠傦柔腸︶
好成绩初中中专,差一点的技校,最好的和最差的上高中
用户86xxx55 回复 草莽 10-25 05:06
都是算前三的,你第四名?
草莽 回复 10-25 00:06
好成绩上公费中专或重点高中,当年我们班四个成绩特别好的,两个中专,两个重高,当然我是重高
重庆年味集
那个年代的卫校是中专,学渣才上技校。
用户99xxx14 回复 10-25 10:41
我那个时候,初中前5名才能去技校,出来包分配[得瑟]
钟山风雨 回复 10-25 17:19
他这个是厂办卫校!我们建筑公司还有职工大学呢
杨晓林
都是不入流的学渣,日子比大多数工科本科生好!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榴梿鸭 回复 10-25 18:40
96开始,97推广,98全面覆盖。
土豆 回复 10-25 09:47
职业高中算个屁,那些都是学渣上的。以前中技不但要成绩好,还要有关系,否则你考上也会被人顶替了。
萧萧竹
80年代后期,有希望上大学的选高中,愿意早就业的成绩好的选初中中专(考不上还可以上高中或复读),其他的考初中技校
大熊
打胡乱说,当年,我说的当年哈,,读技校中专都是成绩好的,提前解决工作问题!!我初中毕业那年,先要预选,你才有资格报考中专技校
沧浪之水 回复 10-25 07:34
技校不招农村户口的。
星空 回复 沧浪之水 10-26 00:37
招,我这里的技校专门招农村人,还写上农转非。
土豆
当时的技校可不是一般学生上得了的,必须品学兼优。还发配?是你不配。
yfg 回复 10-24 11:39
技校一直是学渣上的!好多技校是厂办的。而卫校是公办的,在大学扩招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生源质量至少跟现在的211学校差不多
用户10xxx22 回复 10-24 23:55
中专才是商品粮、国家干部;技校是工人,成绩差的城里孩子招工出路,农村孩子回家。
地图在脚下
那时上技校的都是学渣
用户10xxx86 回复 10-25 08:51
是城里的学渣,农村的学渣还没有资格读[滑稽笑]
海浪
人家是厂里的子弟学校,是定向委培生,回来进厂里的,和普通学校不一样
用户10xxx22
你开玩笑吧,90年前后中专是妥妥的商品粮、国家干部,农村孩子的梦想;读高中是三年后再战,极少大学、少量中专,大部分回家;技校是学渣的城里孩子,农村孩子大部分回家务农。
东张西望的小小
这就是命,你不服不行
用户14xxx99
我小姑卫校毕业的,去年刚退休,退休金1W+。
用户17xxx07
国家保分配前,是上中专。中专是国家干部。农村人只能是中专和大学大专。技校是城市户口的孩子才能考。
禅迏城的书虫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摸不掉的回忆
我们那个年代中考成绩最好的上中专、其次是师范,然后才是重点高中、普高。
用户10xxx23 回复 10-25 10:59
师范也是中专的一种,只不过那时教师地位不高,在中专里垫底了。
摸不掉的回忆 回复 10-25 10:38
基本上是这样的
用户10xxx94
80年代我爸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考上了中专:粮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粮食局。在用粮票的年代,粮食局是最好的单位。但是后来粮票取消,粮食局改制,被分派到下属的一个副食品店。后来副食品店也倒闭,摆摊卖馒头了。
飞扬萍踪 回复 10-25 08:49
[哭笑不得]
用户16xxx62
都没错!七八十年代一直到95年之前,一直都是技校好,毕业可以进厂当工人!只有居民子弟才可以读,我们农民子弟是没资格去上技校的,只能拼命考中专当上工人、老师等!当然后来大多工厂下岗了!
用户10xxx22
90前后,必须分开说,城里孩子:高中、中专、技校;农村孩子:中专、高中、务农。
马小天 回复 10-25 08:31
这才是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人!
zhanghegang
老汉是五十年代初期初中毕业的,那时比较好的中专(如衡阳铁路学校)彔取分比较高,而一般的师范学校医士学校录取分和高中差不多,技工学校又低一些,还有直接进单位就业的,有一个同学当了民警,几年后成了派出所所长。那年代有文化的人少,初中毕业就业很容易的。
用户29xxx81
ai文
用户10xxx07
我八六届的师范生,还没有退休啊。
风叶也好奇 回复 10-25 04:15
我是98级的最后一届分配的
用户10xxx07 回复 风叶也好奇 10-25 16:12
九八届会包分配吗。没有听说吧
用户69xxx84
人生真的好难说。我这个人很笨,参加过两次高考,都没考上,就给我们领导说,领导,能不能让我去当个合同工,领导说不行(有了合同工指标,人家还要安排自己的亲属呢)。时间不长,上边来了个通知,要招考一批人,考上了直接转为国家干部,领导批准我参加了考试。很侥幸我考上了,到后来还混上了个正科级。我有两个同学,他们考上了中专,毕业分到工厂,后来厂子倒闭,都回了家。人生真的好难说。
用户10xxx79
坐标桂西农村 ,1986年我中考上线后,报的本市师范,参加了体育加试和图音面试,唱歌时我唱的《十五的月亮》,老师说不错、敢唱,问歌的作词作曲是谁,那时农村娃会唱就不错了哪关注谁作词作曲?后面可能是面试分数差1.5分没有被录取,县中发录取通知书了,但那时对高中的确有恐惧,再奋斗三年,也不知能不能考上大中专,考不上就回乡耕田种,对于体质较弱的自己是很难适应的,最后决定复读一年,复读一年补了语文英语的短板,成绩突飞猛进,1987年再中考时,分数全市前十,中考录取政策变化,市重高先录取,再是一些中专中师,我就这样上市重高,市重高那时老师学生都很拼,自己因入学分数就高,只能更加拼命学习保住成绩排位,高考时顺利考上985大学。
用户17xxx56
八十年代的初中生,我们那一个班成绩好的人冒尖的没几个,都是些普通公务员或事业编,占三分之一弱,而成绩不好的千万到亿万富翁差不多有十几个,百万富翁也多,占三分之一强,而普通人也有三分之一的样子
开心
那个年代,卫校是中专,只有上不了中专的才考技校
奋斗
那些年代能考上中专的就是现在985的料
飞扬萍踪 回复 10-25 08:44
快别扯了。当年学习好的看不上中专,除非家庭条件差的急于上班挣钱的才去考中专。
飞扬萍踪
人生哪有回头看的。想当年85年我初中毕业时成绩全校第一(学校不算太好的),被评成市三好,给了保送中师的名额,结果我放弃了想上大学,后来高考时失利了两次,补习两年才上了北京211大学,但学校还是因为支边给分回了本地,也是平平淡淡三十多年,现在快退休了,工龄比当初直接上中师少了6年,退休金不知道要少出多少来。[捂脸哭]
用户91xxx09
瞎扯淡,总是拿少数来比
用户15xxx60
小编家的孩子全送去技校卫校得了,干嘛还辛苦读书
大漠天蝎
92年初三我在我班第四名,中考报了工商类中专不够分,医卫、师范、农林类够分,前三名都考上中专了。没办法只好读高中,运气不错读了大学混了个研究生,02年参加工作,人家工龄已7年,县城混的风生水起,后期学历不够,升不上。现在想来,一直教小学也不错的。
阳光
简直就是胡扯淡!
漫步红酒
走对了路
老鼠爱香蕉
二十年前我表弟和我同时参加高考,他差了我将近200分,他读了个专科我读了本科,两年以后他进了首钢,他们那个系不管学习成绩只要愿意去都要,2年以后我毕业了找不到工作,现在快二十年了,我依然是个底层的打工人,他在首钢成了一个小领导,是我遥不可及的存在
宝可梦大师
93年,我们这边的公务员200-300一个月,效益好的工厂,600-700一个月。那时候公务员都流行下海[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马小天 回复 10-25 08:30
终于看到个明白人!
铁鱼
此文系乱编。
用户14xxx64
学霸早考大学中专走了,就是那种不上不下成绩一般般的进技校
老男孩不谈
93年公费中专生来报到咯
假想
呵呵,你们太晚了,这些考生应该是85年左右的考生
用户17xxx14
现际上人生无常,每人都是来世一次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已
刘昊
中专不出谁与争锋的年代。
yzg小鱼
我记得尖子生上中专,好学生上高中
ufo0126
哎!命运弄人啊
用户13xxx22
你自己看看护士的工作日常,一白班,一夜班,一全班,一正常班,歇一天,白班夜班都是12小时的,全班就是24小时都在岗
晚风
你开玩笑,几十年前成绩最差的能上卫校
疾风知劲草
一命二运三风水,现在临近退休了才发现此话当真不是胡说的。
洋洋大观
护士有百分之十工资,所以退休多百分之十
曰子
刚看到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捂脸哭]
流失的芳华
那个时候好学生上中专,普通的上高中,
taogege
阴差阳错
莫言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命运会转的
法猫
这就是乱放狗屁了!
用户10xxx16
无论哪个时代,工厂子弟中的尖子生都是优先去读大学的。
分析一切
这只是改革的红利被你吃到了。。就像拆迁户
宗子维城
74年路过,我就是去了最差的高中。但三年后考上了大学,全级200多号人上只有两个人上了大学,其他都回家了。但有人混的比我们俩都好
用户10xxx98
唯一,不干
骝骝
吃商品粮的才有资格考技校
风语者
这个层次的人也就瞎编杜撰了。有这种现象,但只能说是比你们学习稍好的人。
又耳
八九十年代,读个电专或技校,毕业直接进电力局,过后搞个自考本科,妥妥的在职一万多,退休七八千
峰峰
当时上技校的都是学渣,卫校也是中专吧,比技校好多了
焖哥
当时进厂医院要考个屁,只要不是差得没边都能进。
用户10xxx91
命。
用户10xxx48
选对了方向很重要
较真无趣明白就行
90年央企转制,大学5同学都有助工职称,准备分流到地方政府,有3同学有背景加花钱转调其它省央企,另2同学无背景,含泪郁闷分流到某县经委和县检察院,21-23年退休时在央企退的3人退休金7K左右(有2高工1企处),地方退的退的都过10K(1处1副厅)吃亏有晚富[滑稽笑][滑稽笑]8090年代大有中学历的主动愿去地方不多,有职务好点[滑稽笑][滑稽笑]
用户10xxx82
招工谁愿意去机关?这些故事多了去了,就是运气的事情。
用户10xxx30
你是哪个世界的?
用户14xxx23
并非高低分问题,区别是在出来工作环境不同。
Jenny
胡扯八道的文章,
用户17xxx87
居心叵测,其心可诛!制造矛盾,应当严惩!
67895
70/80年代的技校里也有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