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美国财长贝森特突然宣布了 10月2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能源降价了,预计下个月CPI会回落,房价数据是滞后数据。说完这番话,贝森特是不是觉得自己又拯救了一波美国?你看他这气势,好像已经把通胀降到零了。 先看看最新的CPI数据,8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2.9%,环比持平。要说这CPI同比上涨,还得从汽油说起,因为今年以来,汽油价格一直在涨,今年8月份,同比是下降了6.6%,这才带动整体价格指数向下走。 不过要注意的是,食品价格还是在涨的,今年8月份,同比就上涨了3.2%。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之后的核心通胀率,目前还是高高的,横看竖看,就是3.1%,哪儿都不见的通胀率,仿佛已经跟劳动人民说再见了。 要是贝森特的话灵还是能带点节奏的,你看他这两天说的话,似乎已经让投资者对经济“软着陆”充满了期待。可这OPEC增产的消息又来了,还有美国原油库存数据频频利好,连续几周都在增加,这不,美国原油又创新高了。 按照常理讲,价格上涨应该是因为对原油的需求增加,而现在是供过于求,原油价格上涨反而是因为美国对未来的需求表示乐观,这也就带动了整个大宗商品板块。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源降价了,那是实打实的降价,对通胀走势肯定是有影响的,但目前来看,降价之后能不能继续“保价”还有点悬念。 而其他大宗商品,现在上涨是因为预期未来会有需求增长,但要是真的等到需求增长了,再加价可就麻烦了,到时候通胀是走还是留,还真不好说。 贝森特这话听着挺乐观,其实有点避重就轻。能源降价确实拉低了CPI,但核心通胀一直降不下来,食品这些刚需还在涨价,老百姓日子没真轻松。 而且油价跌是因为供过于求,现在全靠对未来需求的乐观撑着,万一预期落空,油价反弹又得带通胀抬头。 他这么说更像给市场画饼,用预期管理掩盖没解决的实质问题,真要稳通胀,还得盯着核心领域的硬骨头来啃。 各位读者们怎么看待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