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人牺牲,鲜血并没有白流!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做出了让步,只要求全部顿涅茨克州

桉闻通史 2025-10-23 18:08:41

乌克兰军人牺牲,鲜血并没有白流!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做出了让步,只要求全部顿涅茨克州,其他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可以就地停火。   10 月中旬,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抛出了, “二换一” 停火方案,要求乌克兰彻底交出顿涅茨克州,换扎波罗热和赫尔松部分地区的停火。有人说这是普京终于松了口,可在顿涅茨克本地人眼中,哪有什么 “让步”,分明是把乌克兰的国土拆成碎片讨价还价。   要知道,顿涅茨克州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热闹的工业城了,2014 年还有 94 万人口,到 2025 年只剩下 88 万,每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挨过 3.2 次炮击,曾经冒着黑烟的钢铁厂,如今只剩扭曲的钢架,地下埋藏的全乌 60% 的煤炭资源,成了俄罗斯死死咬住这里的理由。   更关键的是,这里是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本土的 “陆桥” 咽喉,去年冬天俄军往巴赫穆特砸了 10 万兵力,用 “绞肉机” 战术硬生生啃下这座城,乌军第 93 机械化旅的士兵断粮三天,靠反坦克导弹击毁 27 辆俄军坦克,最后只能在零下 20 度的雪地里徒步突围。   普京心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顿涅茨克州首府离俄罗斯边境才 70 公里,一旦完全控制这里,俄军就能在乌东建起纵深 200 公里的防御带,把北约东扩的威胁挡在哈尔科夫之外。更别说这里的煤炭和钢铁,2025 年俄军 T-72 坦克产量同比涨了 40%,背后靠的就是顿涅茨克的焦炭撑着,拿走这片地,既断了乌克兰的工业根,又给自家军工复合体续了命。   再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那所谓的 “停火区域”,普京说要 “归还” 的地方,全是第聂伯河东岸那些被俄军炸成废墟的村庄,算下来也就占俄方实际控制面积的 15%,扎波罗热核电站、赫尔松港这些关键设施,半分都没提要还。   梅利托波尔市以前是乌克兰南部的交通枢纽,现在成了俄军关押战俘的集中营,去年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后,赫尔松 326 万公顷农田全变成盐碱地,克里米亚的淡水供应少了 70%,俄罗斯攥着扎波罗热,根本就是为克里米亚留着 “生命补给线”,所谓 “归还” 的那些荒地,早就是榨不出半点价值的废地,扔给乌克兰还能省点驻军成本。   更讽刺的是,这方案跟 2025 年 7 月第三轮俄乌谈判时,俄方的态度差远了,那时候他们还要求乌克兰放弃整个顿巴斯地区,现在缩到只要顿涅茨克,不是良心发现,是乌军在扎波罗热方向的反攻把俄军逼得没辙了,不得不调整防线。可就算这样,乌克兰要拿回那些 “被归还” 的土地,还得接着死人,这就是普京想要的 “以土地换鲜血”,把乌克兰拖进无休止的消耗里。   西方这边的援助,看着热闹,实则满是私心。德国 10 月宣布给 20 亿欧元军援,结果只有 5 亿美元能用在,乌克兰真正急需的地方,剩下的全指定要用来升级德制武器;法国逼着乌克兰买 “阵风” 战斗机,波兰则要求乌军优先用自家产的无人机,全是借着援助的名义给自己的军火商找销路。   美国那边更离谱,特朗普跟普京通完电话就喊着 “该停火了”,直接拒了给乌克兰 “战斧” 巡航导弹,害得乌军原本计划 11 月的冬季反攻,因为没远程打击武器只能推迟。有个乌军连长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他们用无人机瞅见俄军的弹药库,眼睁睁看着弹药往前线运,却没武器去炸,那种无力感比挨炮弹还难受。   更寒心的是西方还把援助当政治筹码,乌克兰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时,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居然说 “顿涅茨克俄语人口多”,逼着乌克兰让步,这跟 1938 年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有啥区别?只不过这次被架在火上烤的,是一个拼了命要保主权的国家。   2025 年 10 月的 “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总算凑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新援助,其中 7.15 亿用来支持乌克兰本土军工生产,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工厂里,工人昼夜不停地装 “海王星” 反舰导弹,就等着用这些武器封了黑海航道,断俄军的补给。   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说的那句话没掺半点假:“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是我们用命护着的尊严。” 普京的 “二换一” 方案,顶多是这场战争里的一个小插曲,掀不起什么大浪。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