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签订矿产协议的消息一经发布,潜伏在中国的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网络水军弹冠相庆,纷

福星徠说事 2025-10-23 11:55:33

美澳签订矿产协议的消息一经发布,潜伏在中国的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网络水军弹冠相庆,纷纷表示这回老美赢了。   10月20日华盛顿的白宫会面抛出个大新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特朗普签了《关键矿产与稀土开采及加工供应保障框架协议》,号称两国半年内各砸10亿美元,凑出85亿美元搞矿产项目,还要成立“供应安全响应小组”。   白宫喊着要“实现关键矿产主导地位”,特朗普更放话“一年后稀土多得用不完”。   消息刚传进国内社交平台,一批“业内人士”立马活跃起来。   有人说美国本就不缺稀土矿和提炼技术,改改老工艺就行;有人帮着圆场,称美国是怕污染才不搞冶炼;更离谱的是说中国提纯技术没壁垒,还是从美国学的,用环境和廉价劳动力换产业链不值当,甚至骂中国“学大鹅卡脖子”是自寻死路,笃定美国两年就能追上。   那股弹冠相庆的劲儿,仿佛美澳一签字,稀土霸权就易主了。   这些说法乍听唬人,细究全是经不起推敲的“空中楼阁”。   先说说美国的“技术自信”,加州芒廷帕斯矿确实年产3.2万吨轻稀土精矿,但这些精矿得漂洋过海送中国提纯,美国本土连稳定生产99.99%高纯氧化物的工厂都没有,分离纯度最高才99%,重稀土杂质是中国的10倍,根本用不了军工领域。   所谓“环保考量”更像借口,上世纪美国自己关了冶炼厂,明明是因为处理放射性废料的成本是中国的3倍,扛不住低价竞争才“自废武功”。   再看中国的技术“含金量”,全球80%的稀土分离加工都在中国,光溶剂萃取就得百道工序,能顺便提取镓、锗等伴生元素降污染增收益,这体系化能力可不是“没技术含量”能概括的。   美国想追?得州那家分离厂环保审批等了42个月,投产后产能利用率不到30%,最后直接倒闭。   就算砸钱,专家算过重建产业链要3000亿美元和10年时间,两年追上纯属痴人说梦。   至于“污染换产业”的论调,现在中国稀土项目审批流程比美国短一半,环保投入早跟上来了。   反观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累积120万吨放射性废料。六年岁月转瞬即逝,储存设施却仍未完善。今年,当地政府果断决策,紧急叫停该公司新矿进口业务。   更讽刺的是,美国从中国直接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少了42%,但从泰国、墨西哥的进口增了30%,说白了就是中国产品“洗产地”,依赖度根本没降。   其实看透了就明白,美澳协议更像场政治秀,澳大利亚出资源当“原料提供者”,美国拿补贴撑场面,却连重稀土矿都没有,70%需求还得靠中国。   稀土产业从来不是签字就能成的,得靠实验室的反复调试、工厂的稳定运转,靠十年磨一剑的体系积累,不是水军喊几句口号就能颠覆的。

0 阅读:2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