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不计成本,先搞死荷兰,否则还会有无数个荷兰,搞不死荷兰后患无穷,这是一个杀鸡儆猴的好机会,让那些甘为美国的爪牙看看,这就是跟在美国后面兴风作浪的后果,中国不下死手,就是虐待自己,不管是荷兰,还是那个国家 2018年,闻泰科技砸了332亿真金白银把安世半导体收了过来,硬生生把这家企业盘活,2024年不仅还清了债务,半导体业务还成了闻泰营收占比超三成的核心支柱。 可就在2024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跳出来,拿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当幌子,直接冻结了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法院还强行撤了中方老板张学政的职,把股权全交给第三方托管,说白了,这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明抢。 更打脸的是,荷兰嘴上喊着“治理缺陷”“技术安全”,却连半点儿具体风险都说不出来。 后来曝光的法院文件直接露了底:美国9月底刚出“穿透规则”,要求管控中企子公司,转头就给荷兰打招呼换CEO,荷兰第二天就动手,这默契程度哪儿是什么“独立决策”,分明是美国的提线木偶。 中方10月4号反手一记出口禁令,不让东莞安世工厂出口成品,这下全球供应链立马卡了壳,要知道,这家占地10万平方米的工厂,承担着安世全球70%的封装测试活儿,宝马、大众的车规级芯片全靠它。 现在东莞工厂堆货如山,生产“上四休三”,欧洲车企库存只够撑几周,连美国汽车联盟都急着呼吁尽快解决问题。 有人说“不计成本”太激进,但我要说,这成本必须花。 荷兰敢这么横,一是摸准了半导体供应链的依赖,二是赌中国不敢下狠手。 可它忘了,自己的命门早攥在咱们手里。 2024年阿斯麦在华营收101.95亿欧元,占全球36.1%,中国大陆是它最大的市场;飞利浦更离不开中国,光健康生活业务就靠中国市场撑着,还在华建了5个生产基地。 算上那850家在华深耕的荷兰企业,中荷2024年贸易额高达1100亿美元,它的经济早就和咱们绑在了一起。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荷兰第一次当“马前卒”。 2023年禁售光刻机,2024年扩大限制,这次抢安世更是变本加厉。 现在美国把它当棋子,卡雷曼斯求美国解除管制,人家压根不搭理;转头又来找中国谈判,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要是咱们心软松口,其他国家一看“跟着美国反华代价不大”,那些想抱大腿的小国肯定纷纷效仿。 北京外国语大学崔洪建教授都说了,荷兰已经从被动屈服变成主动配合美国了,这趋势不遏制不行。 所谓“不计成本”,不是瞎折腾,是打在痛处。 把阿斯麦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收紧稀土出口,半导体制造离不了稀土,荷兰自己又没这资源——荷兰高科技产业立马就得抖三抖。 到时候不用咱们施压,它国内企业就得把看守政府掀了,这才是真管用的反击。 说到底,咱们跟荷兰较劲儿,不是为了争一口气,是为了给中国企业的海外资产立规矩,给全球产业链划红线:谁跟着美国搞政治操弄,谁破坏市场规则,就得付出代价。 现在卡雷曼斯急着谈判,但绝不能轻易松口。 必须要荷兰彻底认错,把安世控制权还回来,赔清所有损失,这只“鸡”才能起到儆猴的效果。 否则,今天忍了荷兰,明天就会冒出更多“小荷兰”。 你觉得中国该对荷兰松口吗?这口气该不该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