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最近国际新闻又有新动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22日宣布

马妍 2025-10-23 11:04:17

美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最近国际新闻又有新动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22日宣布,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国企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私企卢克石油——实施制裁。

按彭博社估算,这两家企业的原油出口量加起来,占了俄罗斯总出口量近一半,可以说是直接掐住了俄罗斯能源收入的命门。

但有意思的是,一边是制裁加码,另一边美国却又大声喊话,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立即停火”。同一天,欧盟也没闲着,成员国刚达成第19轮对俄制裁的一致意见,准备在能源、金融等领域继续收紧绳索,比如首次禁止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欧洲市场,还把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压到每桶47.6美元。

这一套操作看起来有点矛盾——一边拉着欧洲往死里制裁,一边又喊着“快点和谈”,到底图什么?在我看来,这其实反映了美国在当前局势下一种很现实的纠结。

首先,美国的核心目标并不是非要看到俄罗斯彻底垮掉,或者乌克兰大获全胜。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这场仗拖得越久,对美国越不利——既烧钱,又牵扯外交精力,还可能把美国拖进更复杂的局面里。

所以,他们现在最想要的,其实是尽快促成停火,哪怕只是暂时冻结战线,也能让美国体面抽身,还能包装成一项外交成绩。

那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就用了“双管齐下”的老套路:一手是加大制裁,比如这次直接针对俄油企,就是想逼俄罗斯在经济压力下回到谈判桌;另一手则是高调喊话,摆出“我们要和平”的姿态,做给欧洲盟友看,也做给国内选民看。

说白了,这是一种“又打又谈”的策略,背后是美国既不想冲突升级,又不愿白白放弃影响力的心态。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就在前几天,原本传闻特朗普和普京要在布达佩斯会面,结果白宫出来澄清说“已经搁置”。为什么谈不拢?根本原因还是双方底线差太远。

美国希望立刻停火,把现有战线作为谈判起点;而俄罗斯却坚持必须满足它的核心条件——比如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俄方对顿巴斯等地要有完全控制权。

两边谁也不肯退,高层会晤自然就成了空谈。特朗普自己也说了,不想搞“没有意义的见面”。在我看来,除非有一方立场出现重大松动,否则短期内美俄元首直接对话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么,面对美欧这一波接一波的制裁,俄罗斯会怎么应对?我估计,他们的反应一定是强硬到底。

外交上,克里姆林宫大概率会一口回绝,甚至可能因为外部压力加大,反而更不愿意示弱。经济上,俄罗斯这几年一直在推动“向东转”,跟中国、印度这些“友好国家”深化合作,用能源出口和非美元结算来减轻对西方市场的依赖。

虽然制裁肯定带来痛苦,但俄罗斯也在学着适应,甚至把能源当筹码,继续在亚洲市场找活路。

至于这轮新制裁到底有没有用?我觉得,它们确实会给俄罗斯制造不小的麻烦,特别是金融和能源领域被持续打击,会进一步削弱它的战争融资能力。

但要想靠制裁就让俄罗斯在战略上认输?难度极大。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已经慢慢练出“抗压体质”;另一方面,它跟中国、印度的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比如印度,既是俄罗斯武器的大买家,也是能源大客户,两国关系相当牢固。

制裁之后,俄罗斯很可能会以更低的折扣向这些国家卖油卖气,而中印出于自身能源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大概率也不会断掉合作,甚至可能借机砍价,争取更优惠的条件。

所以总的来看,美国这一套“边打边谈”的策略,其实暴露了它的两难:既想快点从乌克兰危机中脱身,又不想显得自己“软”;既拉着欧洲一起施压,又怕冲突失控。

制裁虽然能给俄罗斯放血,却很难真正逼它改变立场。而在这个过程中,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关系,可能还会继续重组——俄罗斯向东看,欧洲找气源。至于和平?我看短期之内,依然遥遥无期。

0 阅读:0
马妍

马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