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

阿秋手作 2025-10-23 00:51:44

[微风]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就轻地说自己未经请示就抽了日军大佐才能抽的烟。而陈赓旅长表示:“没啥,打赢了,我照样记你大功!” 当时日军正沿着正太路猛攻娘子关,王近山所在的386旅奉命南下牵制日军,在七亘村这个沟壑纵横的地方,出现了伏击的机会 —— 侦察兵发现,一支日军辎重部队很快会从这里经过。 此时的王近山手里只有五个连,跟上级陈赓还隔着几十里地,根本来不及请示,打,就是违纪;不打,就是眼睁睁放过敌人。 更让他着急的是,兄弟部队771团刚被汉奸出卖遭了偷袭,而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消息又让人热血沸腾,复仇的想法和打仗的冲动让他决定赌一次。 王近山有个外号叫 “王疯子”,这不是白来的,他很快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把部队埋伏在峡谷两侧,把地形优势用到了极致。 当日军毫无防备地走进埋伏圈,山上的机枪、手榴弹立刻打了下来,接着就是战士们冲锋的喊叫声,王近山提着大刀冲在最前面,吓得日军直喊“魔王来了”。 短短两小时,歼敌三百余人,缴获骡马物资无数,自己伤亡才十几人,打了胜仗,王近山却得去“请罪”。 他揣着缴获的日军大佐级香烟,去找旅长陈赓,他故意不说擅自伏击的事,先用战利品试探上级的态度,这也是一种小机灵。 陈赓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但他根本不在乎过程,只看结果,一句“打赢了还记大功”,立刻给王近山吃了定心丸。 这种不墨守成规的指挥方式,正是八路军能涌现出很多人才的原因,陈赓抽着缴获的香烟,王近山则把从日军那里抢来的战马送给了他。 事情还没完,当陈赓骑着这匹马向师长刘伯承汇报时,刘伯承做出了更有远见的判断,他说,敌人肯定觉得 “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打第二次仗”,所以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而且他们的补给线急需打通,一定会再走七亘村。 陈赓一开始也怀疑,觉得这太不符合常理了,但事实证明刘伯承是对的,第二天,王近山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设伏,又消灭了一百多个日军,这两次伏击,把日军彻底打懵了。 七亘村伏击战的意义远不止那四百多具敌军尸体,缴获的日式步枪、黄呢大衣、皮鞋、钢盔,能让一支土气的部队鸟枪换炮。 更重要的是,日军通往太原前线的补给线被切断了好几天,为正面战场赢得了宝贵的调整时间,这场胜利后来成了军事院校研究的经典案例,也为游击战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而王近山的形象也深深留在了历史里,成为后来文学作品《亮剑》中李云龙的重要原型,他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影响了好几代人。 主要信源:(中国侨网——打上刘伯承“烙印”的王近山)

0 阅读:188

猜你喜欢

阿秋手作

阿秋手作

一个喜欢手工的业余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