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故宫院长单霁翔第一次去库房时,旁边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单院长说: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22 21:52:02

2012年,故宫院长单霁翔第一次去库房时,旁边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单院长说:“不用陪我,”保安说:“不是陪你,是盯着你!”单霁翔这才知道,故宫的库房为了保护文物安全,不允许一个人进入,哪怕你是院长也不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2年底,单霁翔成为故宫博物院院长,他没有急着坐办公室,而是决定先“走一走”,五个月里,他穿破了20双布鞋,踏遍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9000多间房屋,一个不落,这场“丈量紫禁城”的行动,不只是为了熟悉环境,更是为了了解文物的真实状况。   故宫有186万多件文物,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让人叹息,90%的文物被积灰覆盖,长期躺在库房里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像“伤兵”一样斜靠在角落里,没有一个合适的存放位置,这些国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却在封闭的环境中失去了应有的尊严。   单霁翔意识到,文物不能只是躺在库房的数字统计,而应该“走出来”,走进展厅,出现在更多人面前,于是,他下定决心改变这种情况,故宫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不能成为一座“沉睡的宝库”,而是应该让它的文化价值被更多人看到和感受到。   修缮故宫的老建筑是第一步,他将武英殿改造成陶瓷馆,让那些精美的瓷器终于有了展出的空间;慈宁宫则被改造成雕塑馆,石雕和木雕不再被藏在库房,而是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通过持续的修缮和规划,故宫的开放面积从原来的30%扩大到了80%以上,更多的展厅被启用,更多的文物得以展出。   故宫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高玄殿周边的区域曾被占用60年,成了棚户区,乱搭乱建的钢结构房屋和临时建筑挤满了古老的宫殿,清理这些违建并不容易,既需要协调各方,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最终,经过四个月的努力,高玄殿周边恢复了原貌,历史建筑得以重见天日。   修缮和清理腾出的空间,为文物展出创造了条件,那些曾经躺在库房角落里的国宝,终于经过修复后与观众“见面”,单霁翔认为,文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们能与现代人建立联系,让观众看到文物的背后故事,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改革需要资金支持,而故宫的经费来源却并不宽裕,门票收入需要上缴国库,日常开支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拨款只能覆盖54%的费用,剩下的缺口需要故宫自行解决,面对这种情况,单霁翔开始思考如何让故宫“活起来”。   他将目光投向了文创产品,单霁翔认为,文化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的,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与故宫相关的文创产品,从笔记本、雨伞,到口红、行李箱,这些设计灵感都来源于故宫的文物和纹样,曾经在课本里严肃的康熙皇帝,变成了印在笔记本上的“萌表情”,让人觉得既有趣又亲切。   这些文创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不仅弥补了经费缺口,还让故宫成为了一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单霁翔笑着说,故宫文创唯一的缺点就是“买不着”,因为产品总是供不应求。   除了文创产品,单霁翔还推出了《故宫日历》,这本日历原本是故宫内部使用的,经过重新设计后,变成了一款热销的文化产品,每年的日历都会选取不同主题,从书画到生肖,从文房雅趣到历史故事,让人们在翻开日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故宫文化的魅力。   在这些改革背后,是故宫严格管理制度的支撑,单霁翔第一次进入文物库房时,身后跟着两个保安,他当时还客气地说“你们不用陪我”,却被保安直截了当地回了一句:“不是陪你,是盯着你,”这一细节让他意识到,故宫的文物安全制度有多么严格,双钥匙管理、工作人员家中禁止私藏文物等规定,都是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   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恰恰是对文物最深的敬畏,文物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一旦丢失或损坏,就无法挽回,正是这些严格的制度,才让故宫的文物能够被安全地保存下来,也让公众对故宫充满信任。   信息来源:故宫院长单霁翔第一次去库房,旁边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单院长:不用陪我!保安:不是陪你,是盯着你!——中国网资讯  

0 阅读:63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