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生煎,是这么回事 与当地人聊起来,都要推举“哑巴生煎”,但因太火爆,每每必然排队。我是真缺乏精神头去排队等候,就在观前街吃了两家店的生煎,确实味道很好,有独到之处。但我品尝的是正宗的吗?正宗的苏州生煎到底是怎样的工艺制作?与上海生煎有何不同? [玫瑰]苏式生煎的四大核心特点(以“清水派”与上海“浑水派”比较): 1. 工艺与外形: [蜡烛]不收口:苏式生煎是不收口的,或者说收口很粗糙,直接敞开着,能看到里面的肉馅。这源于其“清水”的工艺,皮子较干,无法像“浑水”那样捏出精致的褶子。 [蜡烛]皮薄如纸:苏式生煎采用半发酵或不发酵的死面皮,因此皮非常薄,煎熟后晶莹剔透,底部焦脆,上部软韧,口感对比强烈。 [蜡烛]对比:上海生煎,使用全发酵面皮,皮更厚且松软,像小包子。并且一定是收口朝下煎制,形成统一圆润的外形。 2. 馅心与口味:鲜甜汁多的肉丸子 [蜡烛]纯肉馅料:苏式生煎的馅料非常纯粹,通常是不加皮冻的大肉团。它的汤汁来源与海派不同,不是靠皮冻融化,而是靠鲜肉本身在搅拌时“吃”进去的水分和肉汁,经过蒸煎后形成的原汤,所以汤汁清澈鲜美,不油腻。 [蜡烛]鲜甜当头:口味上完美继承了苏帮菜的基因,咸中带甜,甜味突出。这种甜味能极大地提鲜,让肉馅的味道层次非常丰富。对于不习惯的食客来说可能偏甜,但对于爱好者来说,这正是其灵魂所在。 [蜡烛]对比(上海浑水生煎):上海生煎馅料会加入大量皮冻,汤汁更为汹涌,味道偏咸鲜。肉馅常会混合虾仁等食材。 3. 汤汁:清澈原汤 [蜡烛]苏式生煎的汤汁是 “原肉汁” ,色泽更清,口感更清爽,虽然也“爆汁”,但风味更纯粹。 [蜡烛]对比:上海生煎的汤汁是 “肉皮冻汁” ,富含胶质,更为浓郁、油腻,汤汁量通常也更大。 4. 火候与口感:脆底软皮 [蜡烛]苏式生煎采用 “水油煎”法,先加水焖煮至熟,再加油将底部煎至金黄酥脆。因为皮薄,对火候要求极高,才能做到底部焦香酥脆,而顶部面皮依然软韧,肉馅鲜嫩多汁。 [蜡烛]对比:上海生煎同样底部焦脆,但因为面皮全发酵且较厚,所以整体口感更偏向于“酥软”。 [玫瑰]如何品尝苏式生煎? 1. 小心烫口:因其皮薄汁热,第一口一定要小心里面滚烫的汤汁。 2. 先开窗,后喝汤:传统的吃法是咬开一个小口,先吹一吹,然后慢慢吮吸里面的鲜甜汤汁,这是品尝苏式生煎的精髓所在。 3. 搭配香醋:蘸一点镇江香醋,可以解腻增香,让风味更上一层楼。 4. 完美伴侣:配上一碗牛肉粉丝汤或泡泡小馄饨,就是一顿地道的苏州美味早餐。 如果说,苏式面是精致、婉约的大家闺秀,苏式生煎则是外柔内刚、鲜甜可人的小家碧玉。以其薄皮、大馅、清汁、鲜甜的特点,在生煎世界里独树一帜,它更像一个内敛的“实力派”,不靠精致的外貌,全靠一口下去那惊艳的、充满江南风味的内在征服食客。 如此看来,我品尝到的不太纯粹或者说店家的手艺还有待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