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10月21日表示:“从军事上来说,我们远远领先于中国。除了舰船之外,我们在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22 11:58:16

特朗普10月21日表示:“从军事上来说,我们远远领先于中国。除了舰船之外,我们在所有军事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我们会追赶他们。” 唐纳德·特朗普在10月21日那天的发言,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吹嘘美国在多少领域领先,而在于他那个小心翼翼刨除在外的“例外”——舰船。 这句脱口而出的“认输”,简直像一道裂缝,让我们得以窥见中美军事博弈水面下的真实暗流。 这个话口子一开,暴露出的早已不是几艘军舰的简单加减法。它直指三个更要命的维度:谁的工业底子更耐扛,谁的技术更新跑得更快,以及,谁在未来的新赛道上布下了更深的棋。 我们先看他承认落后的“舰船”问题。这背后实则是一场工业体系的耐力比拼,绝非短暂的百米冲刺。 它考验的是持久的韧性与深厚的积淀,而非一时的爆发力,需稳步前行,方能抵达胜利彼岸。 数字对比很直白,中国江南造船厂一年下水的驱逐舰,比美国巴斯钢铁厂要多。更要命的是,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还时不时因为预算问题被砍。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那边的新批次055改型舰已经开建,而美国海军里,还有超过二十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是服役二十年以上的老兵。 据悉,它们的升级计划已然排至2030年以后。如此长远的规划,似为未来发展铺就了一条绵延之路,令人不禁对其后续发展满怀期许。这不仅是增量追不上的问题,更是存量维护的巨大压力。 更深一层看,这是产业链的对决。中国的军舰,从发动机到雷达这些核心部件,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关起门来自己也能造。 美国舰船状况亦不容小觑,其部分关键系统仍需仰赖全球供应链。此情形凸显美国在舰船核心技术上存在短板,对外部供应依赖显著,潜藏诸多风险。这场耐力赛比拼的不仅是谁跑得快,更是谁的补给线更安全、更持久。 再来看特朗普自认“领先”的那些领域,情况也变得微妙。优势,这一珍贵的特质,正被一股名为“迭代速度”的隐秘力量悄然消解。 在这瞬息万变之境,曾经的优势或许在不经意间,就被时代的浪潮逐渐稀释。就拿空军来说,美国F-35机队总数超过九百架,美军自己手里就有五百多,规模优势巨大。 可另一边,美国国防部的报告都承认,中国的歼-20列装数量已突破四百架,一年就猛增了大约八十架。 更重要的是,曾有美军飞行员在东海上空与歼-20相遇后,坦言对方的雷达性能超出了他们的预想。何况,F-35A自己还闹出过供氧系统故障导致停飞的糟心事。 当人们看到中国第六代战机的实体或模型时,美国的同类项目却似乎还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这种追赶,与其说是全面超越,不如说是在关键节点上用“小步快跑”的迭代,让你庞大的存量优势变得不那么舒服。 这种技术上的跨越式迭代,在海上更明显。中国的“福建舰”航母用上了电磁弹射,连美国海军自己都承认,这技术在某些方面比尼米兹级航母要先进。美国国会看到“福建舰”海试的画面后,立马就敦促军方赶紧升级福特级。 更别提导弹领域了。一边是服役快五十年的美国民兵-3洲际导弹,弹体老化问题缠身;另一边,是中国射程一万四千公里、能带多弹头的东风-41。 这还只是对等升级。真正颠覆游戏规则的,是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这类“新物种”,它们直接让所谓的“航母杀手”从概念变成了现实,而美国在这些领域,目前还没拿出能对等的东西。 最后,特朗普的传统军事框架,其实还忽略了那些正在重塑战局的新疆域。未来的胜负,可能在这些被忽视的赛道上早已注定。 无人化战争的前沿就是个例子,中国的“瞭望者Ⅱ”无人艇已在南海进行实战部署了,而美国的“海上猎手”还在测试。 在中东市场上,中国的“翼龙-3”无人机凭借续航和挂载能力拿下了订单,更不用提“彩虹-7”这类隐身无人机了。在无人装备这个领域,应用的广度和速度,有时比单一平台的技术指标更具战略价值。 视线拉高到太空。当中国的空间站开始全面运行、并张开双臂搞国际合作时,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却在跟超期服役和舱体泄漏作斗争。 中国的嫦娥六号带回了月背土壤,而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却遭遇了推迟。 而在无形的网络和信息战场,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在星地量子通信上取得了突破,而美国同类技术还大多待在实验室里。 有报告显示,在网络防御技术领域,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然超越美国。这一数据凸显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强劲实力与蓬勃发展态势。 信息来源:大公文匯——特朗普称美国各方面都领先中国 特朗普称美国还有很多秘密武器,并怒骂记者“讨厌的家伙!”——2025-10-21 15:15

0 阅读:143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