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将清华薪资、诺贝尔奖金捐献出来,看到金额,才知道多伟大。    一个科学

芸霄记史 2025-10-21 19:52:15

杨振宁将清华薪资、诺贝尔奖金捐献出来,看到金额,才知道多伟大。     一个科学家能把自己毕生积累的财富连同最重要的荣誉都毫不犹豫地交出来,这样的事在任何时代都不多见。去掉头衔和光环,单看数字就让人震惊——这些钱加起来超过一亿五千万,还不算那些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学术资料。     2021年,99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建校110周年的时候,把自己珍藏一生的两千多件资料全部交给清华图书馆,这些东西里有书籍、手稿、书信以及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对后来研究者来说都是宝贝,其实,对他而言,这只是几十年来不断捐献的一部分。     2003年,他在81岁时选择回到清华园定居,把住处起名“归根居”,回校后,他很长时间不领取任何薪水,后来按制度领了教授年薪,依然全部捐出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清华教授的年薪本就不低,十几年下来是笔巨额财富,但他没有动过一分,全投向科研。     他的诺贝尔奖金更是如此,1957年他获奖时,奖金折合人民币二十四万多,在当时能买好几套房,他只留一小部分安顿家人,其余全部用来支持中国的科教事业。   此后他更是成立基金会,资助国内学者,早期在香港的筹款也用到了这笔奖金,2019年拿到“求是终身成就奖”的三百万奖金,他同样全部捐给青年学者。     捐出去的不仅是现金,还包括美国的一处房产,那房子在国外市场价值很高,最终变成清华的科研经费。   更关键的是,他不仅拿自己的钱,更用能力去帮国家“找钱”,1996年,清华筹建高等研究中心,他爽快答应帮忙,中心成立后,他年逾八旬却不断奔波,在海内外筹集到超过一亿元,足够建起多栋科研大楼。     钱到位了,他的眼光放在人才上,杨振宁亲自联系,邀请世界顶尖学者来清华发展,其中就包括数学家林家翘、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等,这些人的到来为后来清华引进大量海外优秀人才打开了局面。     实际上,他这种付出从很早就开始了,上世纪80年代,他还在美国时就成立教育交流委员会,十多年里资助了八十多名中国学者赴美交流,其中不少人成为国内科研领域的骨干。   那段时间,他也帮中山大学在香港建基金会、筹款支持多个学科,还在基金会结束时,把剩余资金、港币和一栋研究楼全部捐给中大。     除了捐钱,他在教学上的投入同样惊人,回清华后,他坚持为本科生讲课,82岁的时候,每周两次为两百多名大一学生讲物理,课间五分钟还在答疑,连外校老师都来旁听。   指导博士生时,他会在深夜琢磨课题,第二天立刻和学生讨论,把自己的治学精神带给下一代。     算下来,这些薪资、奖金、房产和筹款总额早已超过一亿五千万,还培养了大量优秀科研人才,让清华高等研究中心迅速发展,也让中国基础科学逐渐追上世界水平。   他曾说,自己最重要的贡献是帮中国人改掉“不如人”的想法,从年轻到耄耋,他用几十年的行动把这种想法变成现实。      参考信源:杨振宁的科技遗产——和讯网 追忆杨振宁:心系国家教育发展,曾捐出工资帮清华引进人才——澎湃新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