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发函给全球客户,要求不得擅自采购来自中国东莞测试和组装的产品,否则无法保证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真实性,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震荡。 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2024年Q2报告显示,该企业70%的封装测试(封测)产能集中在东莞工厂,年处理芯片超120亿颗。 安世这公司听着是荷兰的,其实早就是“中国芯”的壳子,它的历史能追溯到1920年,最早是飞利浦的业务,后来成了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2017年才独立出来叫安世半导体。 真正的转折点在2019年,咱们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330多亿人民币,把这家有百年历史的公司全盘收购了,这可是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跨国并购案。 现在安世总部还在荷兰,但根子早扎在中国了,全球2.5万家客户里,七成以上的封测活儿都靠东莞工厂干,一年要处理120多亿颗芯片,这产能占了安世整个封测业务的七成。 东莞这工厂可不是临时搭的草台班子,2000年就投产了,4000多员工,拿了IATF16949、ISO9001这些国际顶尖认证,博世、英飞凌这些巨头早就认可它的品质,连欧盟2023年都主动把七成五的产能放这儿。 更讽刺的是,过去七年东莞产的芯片都要送回荷兰总部检查,从没出过一次岔子,现在突然喊“有风险”,这戏演得也太假了。 而且同属安世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工厂啥事没有,就盯着东莞打,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 那荷兰总部为啥要干这自毁长城的蠢事?说白了就是被政治裹挟,跟着美国搞“去中国化”。 2023年美国逼着荷兰、日本管制半导体设备出口,阿斯麦的机器都卖不了中国,安世的荷兰管理层怕被贴上“中国公司”的标签,就想讨好荷兰政府。 荷兰经济部趁机逼安世改规矩,要建个监事会,这玩意儿实权大得很,能一票否决技术转移、中国研发招聘这些大事,等于要抢闻泰的控制权。 闻泰不答应,双方就僵住了,荷兰总部干脆撕破脸,拿东莞工厂开刀,想逼中国这边让步。 这里面还有高管的私心,现任CFO积极推动卖股权、独立上市,就为了自己能拿大笔奖金,根本不管公司死活。 他们想得倒美,可没算到自己早把“命脉”交出去了,安世80%的生产能力都在中国,全球近20%的车规级二极管、晶体管都从东莞出来,七成车企都靠它供货。 汽车芯片换产地得花半年到一年重新认证,说断供就断供,车企直接慌了神。大众德国工厂已经开始降产,宝马电动车型交付要多等一个月,有客户坐一千多公里高铁来东莞提货,结果白跑一趟,急得直跺脚。 欧洲客户原来95%的货都来自东莞,现在只剩3%,以前8周能拿到的芯片得等一年多,连光刻机产业都面临停产风险,这哪是规避风险,分明是制造危机。 荷兰总部还想拿捏中国区员工,切断系统权限、说不发工资,结果中国区根本没惯着,直接发全员信硬刚。 信里说得很明白:安世中国是独立的中国企业,员工只听法定代表人的,工资福利照常发,荷兰总部的指令想都别想执行。 这一下就斩断了荷兰的指挥链,接着赶紧拉通本土供应链,优先保障特斯拉、比亚迪这些车企的紧急订单,商务部也出手反制,禁止安世中国产品外流,既反击了资产冻结,又保住了本土市场。 现在看,荷兰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商业的事就得按商业规矩来,拿技术当政治博弈的筹码,迟早要付出代价。 安世的核心产能和技术都在中国,荷兰总部的函件非但没掌控局面,反而逼着中国区彻底自主。 士兰微、华润微这些国产厂商已经开始接延误的订单,国内汽车芯片联盟也在协调认证资源,帮中国区产品保住资质,说不定咱们的封测厂还能借这机会绕开国际巨头,直接和客户建立信任。 其实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核心环节攥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人掐脖子,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世东莞工厂停摆,欧洲车企先扛不住,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荷兰经济大臣已经开始放风想谈判,说明他们也知道玩砸了。 说到底,做生意得讲规矩,政治干预终究会被市场惩罚,安世这出闹剧,早晚得以荷兰总部认怂收场。
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发函给全球客户,要求不得擅自采购来自中国东莞测试和组装的产品,
漫聊小知识
2025-10-21 17:45:27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