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她在台湾吧!”一位将同志安危系于晾衣杆上的浙江嘉兴女人,当年只用一件衣服,

品唱念做打 2025-10-21 15:59:06

“就让她在台湾吧!”一位将同志安危系于晾衣杆上的浙江嘉兴女人,当年只用一件衣服,就当着敌人的面拯救了与她并肩作战的地下工作者们。 而在她逝世32年间,遗体却只能被“强行”留在了台湾,而墓碑上也仅有“归来兮”三个字用来概括她的生平,她是谁?又干了什么让敌人感到追悔莫及? (信源:极目新闻——《国家安全部披露萧明华烈士在台湾隐蔽斗争生涯》2025-10-20、中国军网——《萧明华:碧血洒宝岛 魂兮赋归来》2023-12-26) 曾被谢冰莹誉为“中国最有前途女作家”的她,年少时是父母和三个哥哥捧在手心的“华宝”,是台湾师范学院国文教师,也是潜伏台湾多年的红色情报人员。 她为了台湾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的伟大统一、更为了党的光荣事业,即使到了最后时刻,也依旧勇敢执笔在写下最终愿望后从容就义,而她就是萧明华。 192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普通家庭的萧明华,是5个兄妹中最小也是最聪明的孩子,所以自小就受到诸多关照的萧明华,从小也接触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 但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萧明华也看到了国家命运,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 于是在抗战爆发之后的萧明华,就随着父母辗转前往了重庆。 因为学习好又自小的聪明伶俐,所以萧明华在1943年时,顺利的考入了重庆白沙锅里女子师范学院,也是在这里成为了改变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的萧明华非常的喜欢文学作品,喜欢读书的她接触到了鲁迅的好友、也与台静农、李霁野、魏建功等著名学者有过交流,接受进步思想并受其熏陶。 到1947年9月后,萧明华加入冀中军区敌工部,开始了北平地下工作,后来在1948年春,又接到了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台静农邀请,希望其可以赴台任教。 在经过了再三考虑之后的萧明华,认为这可能也是个开展地下工作新战场的好机会,于是毅然答应的萧明华在迅速向上级报告后,在1948年7月赴台任教。 当时的萧明华同朱芳春一起前往了台湾,两人也以夫妻的名义在台湾展开了地下活动,而当时化名为“于非”的朱芳春作为萧明华上级,两人携手成立了“台工组”,在台湾也是发展了不少敌内重要情报人员。 但地下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1949年-1950年的时期,在大陆解放后逃往台湾的蒋介石,驻扎台湾并将整个台湾岛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以蒋为首的国民党,也就开始了对中共台湾地下党组织进行大量的搜捕行动。 随着大批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接连被捕后,萧明华也收到了她三哥的消息,让她没有亲笔通知就不要回家,甚至不要忘了在后门外的那根晾衣杆。 而就是这根关键的晾衣杆,也将成为萧明华拯救同志的关键物品。 1950年2月的深夜,还是暴露身份的萧明华被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派人逮捕。 可就在临离开时,萧明华在询问并言之有理的跟敌人沟通,想要拿件得体的衣服穿上,虽然得到的是敌人轻蔑的眼神,但从容不迫的从晾衣杆上拿下衣服的萧明华,还是成功的为战友们预了警。 因为萧明华与朱芳春是以夫妻名义开展地下工作,他们在来到台湾时就约定在窗台上放置一根晾衣杆,若晾衣杆上有一副则家里就安全,如果没有那在外的人就不要回来。 正是这个约定,使得萧明华准确的将危险信息传递了出去,而被捕后的萧明华在遭受敌人多次审问后,选择在11月8日的凌晨英勇就义。 当时的萧明华只是整理了仪容,在心中与战友们默默告别后,在听完最后“宣判”后,她从容的拿起笔为亲人留下了最后嘱托,并希望她的遗骨最后能留在台湾。 1950年4月1日,于非最终逃脱了追捕,历尽艰险回大陆的他根本没办法带走萧明华的遗骨,于是只能孤身前往将重要军事情报送给党组织。 而在之后的5月1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和5月19日解放舟山群岛的成绩,也与萧明华、于非等人传出的情报脱不开关系。 上世纪80年代初,萧明华也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也就是在这时的她的家人才知道,他们心爱的华宝,竟是中共地下党秘密情报员之一。 而在1982年9月16日,也就是萧明华牺牲32年后,她的遗骨才从台湾移送到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然而墓碑上没有写她的生平,只有她的战友朱芳春手书的三个字——“归来兮!”概括了她为地下党奉献的一生。

0 阅读:28
品唱念做打

品唱念做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