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黄金时代”终结,马达西奇数十座厂房被毁,乌克兰无力回天。 马达西奇可不是普通工厂,从苏联那时候起就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巨头,造出来的发动机装在各种直升机、运输机上,好多国家都得指着它供货。 乌克兰独立后,这厂子就是国家的脸面,也是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战略资产,靠着它挣外汇、撑就业,日子还算有奔头。 2014年,俄乌关系闹僵,俄罗斯这个最大的客户没了,马达西奇立马陷入困境,资金链断了,工人发不出工资,厂房都快停工了,眼瞅着就要破产。 这时候中方企业伸了援手,谈好了收购股份,还答应投钱帮着升级设备、建生产基地,本来是件能让厂子起死回生的好事。 可谁能想到,美国突然插了一杠子,前国家安全顾问专门跑到乌克兰去打招呼,说这交易影响“国家安全”,逼着乌克兰叫停。 乌克兰当时一门心思要抱美国大腿,真就听话了,不仅中止了合作,2021年还直接把马达西奇收归国有。 中方前期投的不少钱打了水漂,后来去国际仲裁要赔偿,也因为战火闹得没了下文,有乌克兰专家自己都吐槽,这钱该让美国出,毕竟是为了讨好美国才撕的合同。 更讽刺的是,抱上美国大腿也没换来庇护,2022年冲突一开始,马达西奇就成了俄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2023年8月用巡航导弹炸,后来又用战术导弹轰,今年1月一次袭击就毁了几百架刚造好的无人机,直到10月这次,直接用大威力航弹彻底兜底,把最后一点生产能力都炸没了。 乌克兰自己呢?防空系统稀稀拉拉,西部重镇也就一套爱国者导弹,面对空袭根本拦不过来。 西方给的F-16战机不敢在境内长待,每次飞完就得赶紧逃回北约国家,看着热闹其实没啥用。 俄军这边反倒越打越顺手,新的轰炸机一批批往前线送,配上大炸弹,乌克兰的军工厂根本躲不过去。 这事儿最核心的不是被炸了个厂子,是乌克兰航空工业彻底凉透了。 苏联解体时留下的技术底子本来就薄,这些年人才流失得厉害,懂行的老手比当年少了一大半,年轻人也不愿干这行,都跑去搞IT了。 马达西奇一没,剩下的图纸再值钱也没用,没有设备没有工人,就是一堆废纸。 西方援助看着不少,其实全是救急不救穷,给的发动机配件跟自家装备对不上号,铁路轨距也不一样,运来的物资根本送不往前线。 更要命的是,依赖外援久了,乌克兰自己也没心思搞自主生产了,反正等着别人送就行,工业体系垮得更快。 说到底,马达西奇的结局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里乱出牌的下场,放着能救命的合作不谈,非要跟着别人掺和地缘斗争,结果商业信誉丢了,核心资产毁了,最后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美国从头到尾只关心自己的战略布局,根本不管乌克兰的产业死活,所谓的支持不过是把它当棋子用。 现在再提当年的合作,只剩唏嘘。要是没被搅黄,说不定这厂子早搬到安全地方继续生产了,乌克兰也能保住自己的产业根基,可现实是,家底被自己折腾没了,还得靠别人接济过日子。 大国博弈从来都是实力说话,小国想活下去得守好自己的核心东西,不能轻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商业规则说破就破,盟友说靠就靠,最后只会落得个家底空空的下场。 核心技术和产业根基这东西,丢了就再也捡不回来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家底再厚也经不住瞎折腾。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