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承诺就如同一张用黄油书写的契约,风一吹便可能消散无踪。其所谓的保证,不过是在自身对中国稀土高度依赖的无奈之下做出的权宜之计,可信度实在堪忧。 印度在国际贸易中向来缺乏信誉,此前就有过伪造最终用户证书、将从俄罗斯低价买入的油气资源高价转卖给欧洲等不光彩的行径。在稀土问题上,印度企业也有过违背承诺,将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偷偷卖给美国军工企业的前科。如今,面对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印度为了确保自身关键产业的原材料供应,不得不做出不向美国出口的承诺,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会遵守。 从利益驱动的角度看,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印度很难抵挡将稀土转售给美国的冲动。而且,印度政府尚未就中国方面的要求公开表态,只是让企业低调提交终端用户证明。这种暧昧的态度,更让人对其承诺的可靠性心存疑虑。一旦有机会,印度极有可能故技重施,表面上遵守承诺,暗中却通过各种灰色渠道将稀土运往美国。 不过,中国也并非毫无防备。要求印度企业提交终端用户证明,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手段。如果印度敢违背承诺,中国完全有能力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收紧对印稀土出口管制等,让印度为其背信弃义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