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就这么说吧,中国停止粮食供应,全球至少饿死10%的人口。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那些天天唱衰中国粮食安全的人,怕是连国家的粮食储备情况都没了解过,咱们早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的功课做扎实了,反倒是全球粮食市场离了中国,真得慌了神。 有人觉得中国大豆进口量高,就断定粮食依赖进口,这纯粹是把 “饲料粮” 和 “口粮” 混为一谈。 可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表明,2024/25 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调减到 300 万吨,可产量却有 2.9492 亿吨,光玉米这一项的产量就够全国人吃大半年。 更关键的是小麦、水稻这些主口粮,自给率常年稳定在 95% 以上,2025 年新季小麦亩产再创新高,主产区河南、山东的亩均产量突破 550 公斤。 再看储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0 月 14 日公布,全国粮仓总仓容超 7.3 亿吨,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口粮消耗量,七大区域应急保障中心全面建成,就算遇上极端情况,光靠储备粮都能撑一年,这底气可不是靠进口堆出来的。 很多人都好奇的进口大豆,其实不算是纯粮食,对于我国来说,现在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确实 2024/25 年度进口了 1.04 亿吨,但这是为了改善膳食结构、发展养殖业,跟老百姓的饭碗没关系。 而且咱们早有后手,农业农村部的方案刚更新进展,高产大豆品种 “中黄 301” 已经在东北推广,亩产突破 230 公斤,比老品种增产 30%,2025/26 年度国产大豆产量预计达 2109 万吨,进口依赖度正在逐年下降。 更别提高标准农田建设,到 9 月底全国累计建成 10.2 亿亩,占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田旱能浇、涝能排,就算遇上灾害也能保收成,这才是 “藏粮于地” 的真功夫。 至于我们中国停供粮食,全球得饿死 10% 人口,这可真不是危言耸听。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表明,2025 年全球大米贸易量预计达 6050 万吨,低收入缺粮国的大米消费量要涨 2%,而中国正是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量占全球 15% 左右,东南亚、非洲的 50 多个国家一半以上的进口大米来自中国。 就拿菲律宾来说,90% 的大米进口靠中国,今年 10 月初还跟咱们签了 200 万吨的采购合同,要是中国停供,他们的粮食储备撑不过 3 个月。 非洲更不用说,埃塞俄比亚、苏丹这些国家,中国援助的杂交水稻品种让他们亩产翻了两番,现在每年要从中国进口 1200 万吨粮食,占他们粮食总需求的 22%。 全球 70 亿人,10% 就是 7 亿,这些缺粮国要是没了中国粮,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中国在全球粮食产业链的话语权,那也是相当关键的,咱们不仅出口原粮,还输出技术和种子,东南亚的杂交水稻、非洲的耐旱玉米,全是中国科研人员手把手教的。 FAO 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都承认,“中国的农业技术正在稳定全球粮食生产”。 10 月上旬越南、泰国还组团来中国学粮食仓储技术,因为他们的粮仓损耗率高达 8%,而中国的智能仓储能把损耗率控制在 1.5% 以下。 现在全球粮食市场早就不是谁有粮谁老大,而是谁能稳定供应、谁能输出技术谁才是压舱石,中国恰恰就是这个压舱石。 那些质疑中国粮食安全的人,不妨看看近一个月的市场反应。9 月底全球粮食价格因为中东局势上涨 12%,可中国粮价稳得很,小麦批发价维持在每斤 1.15 元,水稻 1.32 元,国家储备粮适时投放,一点波动都没有。 反观美国,玉米库存只够 3 个月,欧洲小麦进口依赖度 60%,他们才是真的经不起折腾。 中国早就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刻进了骨子里,从种质资源普查到育种创新,从储备体系建设到技术输出,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所以中国的粮食安全从来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自己干出来的,7.3 亿吨的粮仓、1.39 万亿斤的产量、95% 的口粮自给率,这些数字就是最硬的底气。 而全球粮食市场离了中国,就像断了一根主心骨,低收入缺粮国的吃饭问题立马成大麻烦。 这不是说中国要卡谁的脖子,而是要让大家看清现实,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还在为全球粮食安全托底。 那些天天炒作 “中国粮食危机” 的论调,在官方数据面前根本站不住脚,真要比粮食硬实力,中国还真没怕过谁。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