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传来新消息! 2025年10月20日,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和维新

好学百灵鸟 2025-10-20 23:12:49

快讯!快讯! 日本传来新消息! 2025年10月20日,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和维新会代表吉村洋文在东京签署了联合执政文件,这一下子让明天的首相指名选举没了悬念。维新会已经决定在投票中支持高市早苗,加上自民党自己的席位,就算第一轮差一点点没过半,因为反对党不团结,第二轮高市也稳赢,她就要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了。 消息传出后,国内外反应两极。有人认为这是日本性别平等的里程碑;也有人直言:这不过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权力交易,所谓的“历史性突破”,水分太大。 几天前,高市早苗的组阁之路还岌岌可危。10月10日,自民党与公明党长达24年的执政联盟宣告破裂,24个关键席位瞬间流失。没有过半席位,谁也当不上首相。 就在此时,手握35席的日本维新会成了“关键先生”。没有他们点头,谁都无法跨过233席的门槛。于是,原本被视为“边缘改革派”的维新会,一夜之间成了决定国家命运的“造王者”。 为了换得支持,自民党几乎全盘接受了维新会的条件: - 削减10%国会议员席位(约50席),从比例代表制开刀; - 限制企业与团体政治献金,推动政治资金透明化; - 正式推进“大阪副首都”构想,提升关西地区地位。 这些改革,过去多年被自民党打压或搁置,如今却因一场权力交易被迅速“放行”。有网友讽刺:“原来改革不是靠民意,是靠‘谁票多’。”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合作采用“阁外合作”模式——维新会暂时不派成员进入内阁,却能在政策制定、国会表决中拥有话语权。 这相当于“享受执政红利,却不用背锅”。一旦政策出问题,他们可以说“我们没进内阁”;若改革顺利,功劳照样有份。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被不少网友称为“政治精算”。 有分析指出,维新会此举意在积累政治资本,为未来全面参政铺路。他们甚至可能借此推动修宪议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高市早苗若上台,无疑是历史性的。但她这一路走来,争议不断。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高调访台,外交立场强硬,引发中韩强烈不满。 更重要的是,她的权力根基极为脆弱。她并非靠个人魅力或政绩上位,而是靠麻生派系“推上去”的。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她议员票远低于小泉进次郎,最终靠派阀运作才逆转胜出。 如今,她又依赖维新会的35票上位,未来施政必然处处受限。有评论说:“她不是在领导政权,更像是在‘租用’政权。” 一位网友在X上写道:“这顶‘女首相’的帽子,是借来的,不是赢来的。” 在高市的竞选演讲中,通篇是“修宪”“经济安保”“强化日美同盟”,却对养老金缺口、护理人力短缺、少子化危机等民生痛点只字未提。 “她谈的都是‘国家大事’,可我们普通人只关心‘明天怎么活’。”一位大阪主妇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托儿所排不上,老人没人照顾,这些她一句都没说。” 事实上,日本政府债务已超过GDP的260%,财政空间极其有限。若再搞大规模刺激,只会加剧债务危机。但高市的政策方向明显偏向财政扩张,短期内可能推高股市——10月20日日经指数大涨3.37%,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类似的局面,日本不是没经历过。1993年,细川护熙在多党支持下上台,终结了自民党长期执政,但这个“八党联合政权”仅维持9个月就垮了。 如今的高市政权,同样是靠“拼凑”上台,缺乏统一理念和稳固基础。一旦经济下滑,或改革受阻,联盟随时可能瓦解。 “这届政府从第一天起,就在倒计时。”一位政治学者如此评价。 高市早苗成为首位女首相,象征意义重大。但当这一“突破”建立在派阀博弈、利益交换和民意忽视之上时,它的光芒还能照多远? 日本民众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第一位女性首相”,而是一位真正能解决养老、医疗、少子化等现实困境的领导者。 这场政治变局,到底是进步的开始,还是乱象的延续?时间会给出答案。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