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发表声明,与荷兰母公司切割,自己是中国公司,有能力保证正常运营,不会被外部势力所干扰。 安世这一声明发布得相当果断,直接划清了界限,既保护了自身利益,又展现了中国企业强大的韧性和应变能力。荷兰方面估计真的傻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以为躺着就能收钱,如今却连自己的好牌也打不响了。安世中国的这次操作无疑给他们上了一课——别以为可以轻易拿捏中国企业。 为什么荷兰人会失败呢?原因当然很简单。安世中国的核心产能都在国内,最重要的封装测试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工厂。而且晶圆虽说是工业生产的重要一部分,但归根结底,只是半成品。没有中国强大的封装能力,这些晶圆最多就是一堆无法变现的无用材料。更何况,安世中国并非孤立的,它背靠闻泰科技这样一个身强体壮的“爷爷”,就算荷兰母公司再怎么想控制,也根本没那个实力说了算。这次的事件给欧洲企业敲响了警钟,也说明依赖中国合作的全球性格局,已经深深嵌入了高科技产业链,想随随便便改变,根本就是做梦。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其他国家,比如俄罗斯,恐怕完全不是这回事。俄罗斯的产业链比较薄弱,市场需求又较窄,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自我供应维系。换句话讲,别说独立切割了,恐怕连拿出与西方抗衡的资本都困难吧。但中国显然不同,国内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稳定的制造能力,让安世中国即便脱离荷兰,也能继续维持自身正常运营,甚至更进一步谋求发展。这背后是中国庞大的工业基础在支撑,有了这块基石,安世中国根本不惧任何外部威胁。 对安世半导体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家普通企业。作为总部设在荷兰的半导体公司,它曾经做好自己的高科技企业形象并享誉国际。然而这一形象因种种政治因素陡然改变,当他们选择用“海盗式抢劫”的方式妄图控制中国公司时,他们自己也毁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荷兰人拿中国的技术赚钱,却转身打算对中国公司下手,这样的做法不仅令人愤怒,更让全球看清楚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有多么虚伪。 荷兰人这次操作背后还是西方的老套路,用所谓的规则和制度限制中国企业,妄图增大自己的控制力。然而他们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底气——既能“顶住压力”,也能灵活应对局势。中国企业的发展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只能靠技术引进的阶段,而是实实在在拥有全球影响力和创新能力。从安世中国这次果断的切割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正以更成熟、更自信的姿态面对国际风云,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业生态已经越来越强大,能让挑战者到头来碰一鼻子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安世中国切割后,不需要再向荷兰母公司缴纳利润,这看起来是损失,但从长远来也是一次巨大的商业解脱。没有了荷兰母公司这层约束,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国内市场实际需求调整战略,甚至还能在更高层面腾出手脚去优化业务。这样的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而这也许是荷兰母公司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意味着它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创新与市场依靠。 说句实话,荷兰这次表演的“抢劫戏码”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世界局势越来越复杂,一些西方国家总想用经济手段对中国实施打压,表面打着“规则与价值观”的旗号,实际上却在试图延续过去的殖民老路。但安世中国的行动无疑让他们吃了个闭门羹。期待未来,中国企业能够从这些事件中汲取更多经验,用实力和智慧让世界看到: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拿捏真正站起来的中国
荷兰这波操作,纯属白忙活一场!安世中国直接官宣“单飞”,不听荷兰总部的了,这反击
【1评论】【1点赞】
人生如梦
分公司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