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

兰亭说事 2025-10-20 14:50:54

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半导体芯片是现在各行各业的“心脏”,小到手机、家电,大到汽车、工厂机器,离了芯片都转不动。 而攥着这颗“心脏”制造密码的,正是荷兰的ASML公司——全球能造中高端DUV光刻机的就它一家,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离不开的EUV光刻机更是独一份的存在,一台机器包含10万多个零部件,得5000多家供应商协作才能造出来,2024年光研发费用就砸了68亿欧元,占营收的22%,这种技术壁垒短期内没人能打破。 按理说荷兰该明白自己的位置,中国可是ASML的第二大市场,2023年光是光刻系统销售额就给它贡献了29%,足足64亿欧元,比韩国还多。 可2024年年初,荷兰政府还是乖乖听了美国的话,直接吊销了NXT:2050i和NXT:2100i两款光刻机的对华出口许可,硬生生取消了已经签订的订单。这哪是什么“中立”,分明是把自己绑上美国科技战的战车,心甘情愿当起了“帮凶”。 ASML的CEO自己都吐槽,美国这些限制早就从“国家安全”变成了“经济动机”,荷兰经济大臣去华盛顿的时候也念叨中国是重要贸易伙伴,可转头还是跟着美国限制出口,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操作,显然没把中国市场的分量放在眼里。 北京要的就是戳破这种“中立”假象,荷兰刚好成了最合适的“典型案例”,毕竟收拾它的底气实在太足。 中国手里握着张王牌——稀土精炼加工能力,全球九成以上的高纯度稀土提纯专利都在咱们这,萃取纯度能到99.9999%,而美国的工厂提纯纯度才99.5%,成本还比咱们高2.3倍。 2024年10月商务部出的“0.1%规则”更狠,境外商品只要含0.1%以上中国原产特定物项,再出口就得拿中国的批准,等于给全球高科技产品装了个“中国阀门”。 这阀门一拧,ASML立马慌了神。它造光刻机用的氧化镥抛光液、钕铁硼永磁体全是稀土制品,手里的库存撑死只能维持八周生产,要是审批流程一延长,原本12个月的交付周期能拖到18个月以上。 更别说它的上游供应商,德国蔡司造镜头要镧和铈,日本东京电子做核心部件要钇和钪,这些稀土的精炼产能全在中国手里,供应链根本绕不开。 之前美光科技就是例子,2023年被查出安全隐患后失去中国市场,2024年稀土新规一出,直接宣布退出中国数据中心业务,每年少赚34亿美元,占全球营收的12%;英伟达更惨,在中国AI市场的份额从95%跌到几乎为零,就算搞出“阉割版”芯片也没人买,因为中国本土已经有了能替代的产品。 荷兰的软肋比美国明显多了,美国是科技战的发起者,但家大业大,可荷兰芯片产业占全球8.7%,2024年总产值580亿欧元,这可是它的经济支柱之一。 中国2023年在半导体设备上的投资占全球1/3,达366亿美元,既是最大的市场又是关键的原材料供应方,反制手段一出手就打在七寸上。 要是真限制稀土相关物项出口,ASML的生产线就得停摆,荷兰芯片产业的税收会暴跌,连带埃因霍温“芯片创新园区”里120多家企业都得跟着遭殃。 反观美国企业,虽然也受影响,但体量和市场分散度摆在那,荷兰这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疼起来只会比美国更实在。 更关键的是,打服荷兰能给全世界立规矩。德国、日本这些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国家,手里都有核心环节,德国蔡司给ASML供镜头,日本东京电子做涂胶设备,全都依赖中国稀土。 要是看着荷兰跟着美国限制出口还能全身而退,这些国家说不定也会跟风;可要是让荷兰付出惨痛代价,比如ASML因为断供营收暴跌,荷兰芯片产业增速腰斩,这些国家就得掂量掂量——美国给的好处多,还是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大。 ASML自己都预计2024年出口限制会让中国市场销售额降10%到15%,这还只是开始,要是进一步反制,后果只会更严重。 所以北京的态度特别明确: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非要把荷兰打服不可。这根本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用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告诉全世界:在科技战里,没有模糊的“中立”地带,要么站在公平贸易这边,要么当美国的“帮凶”。 当了帮凶就得付出代价,而且因为中国既是市场又是供应链核心,这个代价会比发起者美国更难熬。

0 阅读:253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