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开始了吗?16日,美国两大地区银行锡安银行和西部联合银行暴雷,美国银行股受此影响出现暴跌…… 10月16日上午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的电子屏突然被一片刺眼的红色吞没。 锡安银行的股价曲线像断了线的风筝,从开盘价一路俯冲,半小时内跌幅就突破8%。 这场暴跌的导火索藏在两份监管文件里。 据《华尔街日报》10月16日报道,犹他州资产规模890亿美元的锡安银行先透了底,旗下加州银行与信托放出去的两笔工商业贷款出了大问题。 借款人不仅存在“明显虚假陈述和违约行为”,还偷偷把贷款对应的票据和不动产转到了其他公司名下。 银行没办法,只能提前留出6000万美元的损失准备金,还在加州法院对涉事借款方提起了诉讼。 几乎同时,资产规模870亿美元的西部联合银行也发了声明,说给同一伙人放了贷,现在正打官司追讨资金,花旗的分析师早算出这笔钱约1亿美元。 消息传开后,市场彻底慌了。 锡安银行当天收跌13.1%,西部联合跌了10.8%,74家美国大行的市值一天就蒸发了1000亿美元,相当于丢了一家中型银行的全部家当。 道琼斯指数跌穿46000点,300多点的跌幅让散户论坛里满是抱怨,标普500指数也跟着跌了0.6%。 更糟的是,这场恐慌像潮水一样漫开,次日就冲到了亚太。 东京日经指数一开盘就跌了1%,韩国KOSPI指数绿得刺眼,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也没扛住,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跌了1.44%。 香港的交易员在微信群里说,客户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全在问“要不要赶紧卖银行股”。 其实这场风暴早有伏笔,此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Brands就宣告破产,引发了信贷市场的连锁反应。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10月中旬就敲过警钟,说“看见一只蟑螂,背后必定藏着一窝”,当时不少人没当回事,现在再想这话,后背都冒冷汗。 毕竟美国人对银行危机太敏感了,2023年3月,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接连倒闭,全球金融市场都抖了三抖。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的阴影更没散去,至今还有老人记得当年排队取钱的场景。 钱总得找地方躲,黄金成了最香的选择。 10月17日,伦敦现货黄金直接冲破4330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这周涨幅眼看要到8.5%,是2008年9月以来最猛的一次。 现在买黄金不是怕通胀,是怕整个金融体系出问题,黄金不是谁的负债,真出事了最顶用。 全球资本里,中国的动作最显眼。 美国财政部9月发布的7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当月减持了257亿美元美债,持仓降到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而黄金储备则是另一番景象,9月又增持了4万盎司,这已经是连续第11个月增持。 为啥这么干?美国国债都37万亿美元了,一年利息就超1万亿,特朗普新签的法案还要再借2万亿,万一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美元不值钱了怎么办? 更别说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紧,谁也不想重蹈覆辙。 大家争论的焦点慢慢从“亏了多少”转向“会不会更糟”。 不少分析师说,这次就是两伙人搞欺诈,是个案,不是整个银行系统的问题。 可投资者不买账,他们翻出数据发现,近年美国银行业监管明显宽松,一些区域银行的贷款审核标准一降再降。 不是骗子太狡猾,是监管门太松,要是审核严点,怎么会让抵押品被偷偷转移。 2008年的教训告诉我们,金融风险从来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放宽标准”“放松监管”里慢慢攒出来的。 现在的个案要是不盯紧,说不定真会冒出更多“蟑螂”。 对美国也好,对全球也罢,银行不是普通生意,它连着千万人的退休金、企业的周转钱。 守住银行的防线,不是要扼杀创新,而是要把风险挡在普通人的钱袋子外面。 当恐慌指数回落、金价企稳时,真正该记住的是:金融安全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在每一次审核、每一项规则里守出来的。 这一次,但愿真的只是“虚惊一场”,更但愿这场虚惊能敲醒那些装睡的监管者。 信息来源:新华社2025-10-17发布:美国地区性银行再爆雷 观察者网2025-10-17发布:美国两家地区银行爆雷,银行股市值蒸发超1000亿美元
这就开始了吗?16日,美国两大地区银行锡安银行和西部联合银行暴雷,美国银行股受此
拾九观人间
2025-10-19 19:51:34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