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9 17:35:24

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楼的大佬们都开始放话备战台海了。最近刷新闻没?以前总听人说,美军方其实不想跟中国打仗,倒是民主党、共和党天天咋咋呼呼的,总想挑点事儿。可现在倒好,连五角大楼那些大佬都变了调子,一会儿说“做好部署”,一会儿说“加码备战” 过去这些年,五角大楼那帮人其实一直活得挺“清醒”,跟国会山那些政客比起来,简直是把“怕惹麻烦”刻在了骨子里。 毕竟政客们靠嘴炮拉票,输了大不了换个岗位,军方可是要真刀真枪算账的,伤亡数字、军费账单、补给线安全,每一笔都得落到实处。 早在上世纪朝鲜战争时,美军就吃过硬刚的亏。当时他们号称握有绝对空中优势,前后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最多达到2400多架,全是F-86这种顶尖战机,飞行员好多都有二战经验,飞行时长能到3000小时。 结果呢?中苏空军靠着米格-15硬生生在鸭绿江到清川江之间打出了个“米格走廊”,美军飞行员都怕得给那片空域起了个外号,白天根本不敢让B-29轰炸机飞进去,只能改成夜间轰炸,精度差得一塌糊涂。 那会儿五角大楼就摸清了门道,赶紧给部队划红线,不许越过北纬39度线,生怕跟中国全面撕破脸,这种“见好就收”的保守劲儿,算是刻进了美军高层的基因里 后来的越南战争更是给五角大楼浇了盆冷水,这场仗打了十几年,美军光死亡人数就达到58220人,受伤的更是超过15万,军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直接把美国经济拖得够呛。 打完这仗,五角大楼里全是“避战派”,但凡涉及可能陷入地面战争的冲突,第一反应就是算成本:补给线拉得有多长?伤亡能不能承受? 国会会不会砍预算?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军虽然派了“尼米兹”号和“独立号”两艘航母过来撑场面,但全程不敢越雷池一步,火力范围卡得死死的,说白了就是“摆样子给台当局看,真动手绝对不干”。 那些年军方提交的报告里,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词:补给线过长、伤亡风险过高、经济拖累严重,每次国会追问对华作战计划,都含糊其辞打太极。 可两党政客们根本不管这些,中国早成了他们竞选的“流量密码”。奥巴马和拜登执政时,动不动就批几十亿的导弹和情报支援,到了特朗普那儿更夸张,直接砸了183亿给对台军售,坦克、反舰导弹堆着卖。 算下来到2023年,这些年的军售总额早超了500亿,国会辩论时更是把“对华强硬”当口号喊,谁喊得响谁就能拉到支持者。 但这些军售好多都是“政治花瓶”,交付慢得离谱,积压的订单就有好几百亿,五角大楼心里门儿清,这些玩意儿撑死了就是给政客们的竞选加分项,真要打起来根本不管用。 更有意思的是,以前军方还总跟政客们“唱反调”,2023年之前,五角大楼的评估报告里全是“风险高、胜算不确定”,军官们更倾向于搞威慑,毕竟真冲突起来,美国的供应链先扛不住,好多电子元件都得从中国进口,盟友们也未必真心跟着上,欧洲那些国家嘴上喊得凶,真要站队时保准含糊。 那会儿军工集团天天拿着游说预算找五角大楼,他们就翻出账本算成本,强调中国军力是增长快,但还够不着威胁美国本土,硬是把不少激进计划压了下来。 但2023年下半年开始,五角大楼的调子突然就变了,跟换了拨人似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奥斯汀直接拍着胸脯承诺要增加装备输送,还说2024财年的“太平洋威慑倡议”预算提到了91亿,比上年涨了40%,甚至计划2025年把最先进的第12濒海作战团部署到日本。 以前躲着谈具体计划的军方大佬,现在恨不得把备战方案摆到台面上,米利更是带头推所谓的“不对称能力”,便携导弹、无人机买了一批又一批,说是要靠这些“小玩意儿”抵消优势。 到了2024年,帕帕罗干脆放话,要在台海搞“无人区”,用几千艘无人艇和潜航器当“拦路虎”,这话说得比任何政客都直白。 这转变说白了也不复杂,一来是中国军力真的起来了,海军舰艇下饺子似的,东风系列导弹更是让美军觉得“威慑不管用了” 二来军工复合体的压力实在扛不住,那些军火巨头每年砸的游说费不是白花的,总得给点实际动作 三来可能是军方也看明白了,与其被政客逼着表态,不如自己先拿出方案,好歹能掌握点主动权。 毕竟以前是“怕打仗”,现在是觉得“再不备战,连威慑的本钱都没了”,这种心态的转变,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那些曾经把“避泥潭”挂在嘴边的五角大楼大佬,现在也开始学着政客们的样子喊狠话,只能说在对华议题上,美国军方这回是真的“被推着往前走”了。

0 阅读:601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