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卖出百亿,小鹏和广州突围,深圳躺赢

数据读城 2025-10-19 16:01:20

低空经济起风了,中国飞行汽车产业“破圈出海”取得佳绩。这个一度停留在概念里的新赛道,如今已经跑出百亿规模,其中既有小鹏、亿航智能等头部企业的孜孜探寻,也让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产业布局迎来收获。 “陆地航母”拿下海外最大订单,百亿营收领跑 小鹏汇天近期的迪拜订单是中国飞行汽车品牌崛起的高光时刻。其最新一代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与中东巨头达成600台订单协议,以12亿元的金额创下该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纪录。截至目前,这款全球首款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累计订单已超7000台,营收达140亿元。其中,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就卖出260台预付,上海本地客户拿下7成占比。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来自于企业十余年的技术积淀。小鹏汇天累计在该领域投入6亿美元,先后完成7代飞行器迭代。这款高光产品由增程式陆行体与飞行体组成,可实现自动分离结合与后备舱释放。2025年9月广州智造工厂竣工后,具备“万辆级”年产能,2026年全达产状态下,每30分钟就可下线一辆飞行器。 与小鹏同城的亿航智能,拥有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eVTOL型号合格证的产品——EH216-S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其在电商平台上售价为239万元,首次推出就实现1台全额付款、12台预定金成交,已于6月交付了淘宝直播间首单,并在太原、巴西、曼谷等地完成载人首飞或演示,全年订单和交付量均稳步提升。 飞行汽车起飞,广州和深圳赢麻了 作为小鹏汇天与亿航智能两家飞行汽车头部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广州拥有该领域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生态,一边深度布局现代化飞行汽车智造工厂,一边兴建数量持续增长的垂直起降场。 深圳则是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企业的生态腹地,拥有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的深圳为该领域企业提供技术协同与产业链支撑。在深圳,大疆创新的飞控技术、欣旺达的动力电池等本地供应链强点,帮助“陆地航母”等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0%。 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搭上飞行汽车的“顺风车”。太原西山文旅引入10架EH216-S,2024年7月首飞后带动游客量环比增长40%;昆明滇池度假区于2024年10月实现飞行汽车载人首飞,计划三年内开通环湖低空观光航线;温州文成、福建南安等地将飞行汽车纳入交通网络规划,前者采购30架EH216-S用于县域通勤,后者已接受5架,用于服务景区交通。 从百亿订单到万亿赛道,全产业链协同多赢 飞行汽车产业的爆发,是全产业链协同进化的成果。 上游领域,均胜群英等供应商已进入小鹏汇天的供应链,仅车载电源系统单品的年供货金额就超过2亿元;亿航智能与宁德时代协力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意图通过强强联手,解决低空出行的核心痛点。 中游制造端,小鹏汇天的广州工厂为140亿订单的交付提供保障,亿航智能通过模块化生产实现成本降低,EH216-S的量产良率已提升至88%,并在继续稳增。 下游应用场景,各地的文旅试点与刚需通勤不断传出。嘉兴南湖计划将100台“陆地航母”用于路空协同交通管理,广州合利智能已将EH216-S纳入智慧物流体系,香港冠忠巴士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开通跨境低空航线。 目前来看,我国的飞行汽车产业正迈进品牌突围与城市落地的关键阶段。头部品牌中,小鹏汇天抢占高端市场,亿航智能深耕多元场景;城市层面,广州夯实产业制造核心,深圳进一步强化技术供给与产业链支撑,各地积极拓展应用边界,核心枢纽+多点辐射的产业图谱徐徐展开。 面向未来,飞行汽车有望从“网红单品”转化为“刚需工具”,广州、深圳等提前布局技术研发、政策创新与场景落地的城市,将在万亿低空经济赛道中占据主导地位。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