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8年,刘强东和龚小京在一起时,遭到龚小京父母的反对:“你一个高材生,不去考公务员去创业,还在街头发传单、蹬三轮车,不觉得丢人吗?”不料多年后,龚小京的父母就后悔了。 1993年,当时刘强东和龚小京都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刘强东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靠跑船赚钱养家,龚小京则出身于官员家庭。 两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差别很大,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相恋,毕业后,刘强东去了外企工作,可他觉得外企那种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太枯燥,还得应付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拿出自己攒下的两万元积蓄,打算在中关村开店创业,龚小京得知后,也果断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不顾家里反对,搬出来和刘强东一起打拼。 他们把新开的公司取名为“京东”,分别取了刘强东的“东”和龚小京的“京”字,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他们想把各自的人生方向结合在一起的想法。 当时他们在中关村摆的那个卖光碟的小柜台,就是两人共同奋斗的开始,可这种充满理想的合作,没多久就遇到了现实的考验,核心问题就是两人以及双方家庭对“成功”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在龚小京父母看来,女儿最好的出路就是进入体制内,工作稳定、生活安逸才叫成功,而刘强东选择创业,每天在街上发传单、骑三轮车送货,又辛苦又不稳定,在他们眼里就是“丢人现眼”,觉得刘强东就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 这种观念上的矛盾在2003年“非典”疫情时彻底爆发了,当时疫情严重,实体店根本没人光顾,刘强东的公司一个月就亏了800万。 这样的困境让龚小京父母之前对创业的所有担忧都变成了现实,他们对刘强东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生意上的危机,很快就变成了两人之间的激烈争吵。 之前隐藏的观念分歧,变成了必须面对的选择,这段感情也因此走到了尽头,刘强东曾经问过龚小京,如果以后公司能上市,她会不会回来,但最终,两人还是分了手。 分手并没有让故事结束,反而让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刘强东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把这次危机变成了改变的机会,他决定不再只做实体店,转而把业务重心放到线上,慢慢把“京东”做成了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最后成功上市,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商业梦想。 而龚小京则听从了家人的建议,考了公务员,过上了父母期望的那种稳定生活,也算是实现了另一种“成功”。 有意思的是,虽然两人分道扬镳,但龚小京一直默默关注着“京东”的发展,看着这个用自己和前男友名字命名的公司不断壮大,她心里也很自豪。 最后,就连当初坚决反对两人在一起的龚小京父母,也为自己当年的短视感到后悔。 信源:齐鲁壹点 创业二十年,刘强东带领京东集团创造长期社会价值
[微风]1998年,刘强东和龚小京在一起时,遭到龚小京父母的反对:“你一个高材生
千浅挽星星
2025-10-18 17:49:15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