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不久后改嫁,12年后,人们看到周如枚的下场,纷纷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梁从诫和周如枚的结合,曾是人人羡慕的“完美剧本”,梁从诫的父亲梁思成与周如枚的父亲周培源是清华园里的挚友,两家关系好到甚至有过“娃娃亲”的说法。 两人在北大未名湖边一同长大,青梅竹马且门当户对,1954年,梁从诫从北大历史系毕业,两人顺理成章地结婚,堪称“天作之合”。 这份看似坚如磐石的感情在1969年的时代风暴中,却成了最致命的弱点,那年,37岁的梁从诫因家世背景,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在那个年代,和“问题人物”扯上关系,就可能引火烧身。 周如枚的反应极为迅速,她立刻提出离婚,还做了一个更决绝的决定:把儿子梁鉴的名字改成周志兵,在旁人看来,这是落井下石,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更像是一种求生本能——斩断可能引来灾祸的关联,保住孩子。 大众的同情,自然都投向了在干校劳动的梁从诫,他确实苦,在江西的日子里,支撑他熬下去的就是对家庭的思念,可很少有人知道,周如枚离开后,生活同样充满坎坷。 她并不是潇洒转身就过上了好日子,而是独自拉扯着孩子,靠着捡起外语翻译的活,艰难地维持生计。 后来,她嫁给了医生谢荣,一个对她和孩子都很好的男人,这桩婚姻与其说是薄情后的另寻新欢,不如说是一个女人在风雨飘摇中,为自己和儿子找到一个可供依靠的地方。 他们一个在政治流放中受难,一个在社会的压力下挣扎,命运殊途,苦难同归。 时间流转,最能看清人心的,往往不是看客,而是当事人,1980年,周如枚因重病去世,年仅49岁,很多人立刻下了判词:“看,凉薄之人必有此报。” 但作为这段悲剧的主角,梁从诫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1978年,他平反回到北京后,从未公开说过前妻一句坏话,他始终保持沉默,私下里却表示理解周如枚当年的“不得已”,此后,梁从诫终身未再娶,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故事的结尾,梁从诫与已叫了多年“周志兵”的儿子相拥而泣,那一刻,父子间多年的隔阂烟消云散,这一抱不是否定母亲当年的选择,而是证明爱能战胜一切。 信息来源:李喜所,胡志刚. 新文新民新世界 梁启超家族
[微风]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
千浅挽星星
2025-10-18 17:49:15
0
阅读:0